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嘉峪关,察看关城并听取长城保护情况介绍。总书记强调,要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近年来,嘉峪关通过“规划先行、分类保护、项目推进”三步走,严格划定管控保护区、准确定位主题展示区、创新打造文旅融合区、合理发展传统利用区,将《明长城嘉峪关段保护总体规划(2020—2035)》与《嘉峪关市国土空间规划》紧密衔接,先后完成30多项长城保护项目,成为甘肃首个将文物保护区划完整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的城市。
嘉峪关以“深挖价值、多元阐释、立体传播”为主线,推动长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组建专家智库,构建长城建筑、长城艺术、长城文化等综合研究体系。实施嘉峪关关城三维激光扫描数字化展示项目,运用长城数字“云保护”“云交流”成果,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长城文化遗产多维保护展示传播体系。
通过“场景化、产业化、全域化”多措并举,嘉峪关将长城文化转化为可体验、可消费、可增长的新动能。打造长城文化沉浸式夜游体验项目《天下嘉峪关》,推出“嘉有好礼”系列文创产品200余款,构建“观光游览+文化体验+研学教育”的立体化全链条旅游产业生态。今年1月至7月,嘉峪关累计接待游客747.08万人次,同比增长20.2%;旅游花费49.95亿元,同比增长3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