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着力打造“潍州非遗匠人”劳务品牌,将3项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17项国家非遗代表性项目转化为“就业富矿”,构建“技艺传承—技能培育—产业反哺”的生态闭环,带动20余万人就业。从规模化发展到重点帮扶、从产业延伸到“非遗+”融合,古老手艺在新时代焕发文化活力,更流淌出民生温度。
创新建立“人社主导+文化协同+院校支撑+大师传艺”的培训机制,将“潍州非遗匠人”培养纳入职业技能提升重点工程。形成“从业者+传承人+工艺大师”三级梯队,15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构成技艺传承“主力军”。在高校设立非遗培训基地,100余名工艺大师活跃一线,推动传统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合。
以非遗工坊为支点,撬动多元化就业效应。做强风筝品牌,培育700余家企业商户,形成完整产业链,吸纳10万余人就业;潍城区21家非遗工坊成为重点群体的“就业港湾”,吸纳大龄人员、留守妇女等3000余人,人均年增收1万余元;嵌银髤漆、核雕等技艺要求较高的工坊,吸引2000余名青年创客扎根,让“老手艺”成为年轻人的“新职业”。
大力推进“非遗+文创”“非遗+旅游”“非遗+电商”融合,扶持建立“老猫花灯”“望留全驴宴”等特色非遗工坊基地137处,孵化非遗文创企业130余家。十笏园文化街区的“非遗匠人创业孵化基地”吸引411家文化商户入驻,创业和稳定就业1098人。
“潍州非遗匠人”劳务品牌实践,让千年非遗绽放新时代光彩,为“非遗保护传承+就业创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潍坊经验”。
(李国栋 张 沁)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