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为女性营造更友好就业环境

《“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提出,促进平等就业,保障妇女在就业创业、职业发展、技能培训、劳动报酬、职业健康与安全等方面的权益,为因生育中断就业的女性提供再就业培训公共服务。《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也强调,消除就业性别歧视,优化妇女就业结构,为女性生育后的职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本期邀请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

如何理解促进平等就业的重要意义,“半边天”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丽宾(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兼职副部长、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妇女事业发展,推动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妇女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力量。截至2021年,我国16岁及以上女性人力资源为5.6亿人,女性就业人员为3.2亿人,女性劳动参与率为56.8%,女性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为43.1%。女性就业人员中,接受高等教育人员比重为24.2%,初中和高中文化水平的比重分别为37.8%和15.4%,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2年。女性就业主要集中在服务行业,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28.8%、17.1%和54.1%。从就业类型看,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中女性占39.8%,城镇女性在私营单位及其他就业中的比重较高。从行业分布看,女性就业主要集中在农业、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金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广大女性通过就业创业参与经济活动,在科技、文教、互联网、乡村振兴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实现包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作出重要贡献。我国女性科技人才数量和占比呈不断上升趋势,行业分布更加均衡,活跃在科技创新第一线,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

积极投身创业创新实践。一批女性科技企业家推动高水平原创成果产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助力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一批新型农业经营管理能手、女性致富带头人领办创办企业和经营实体,带动妇女实现就业。特别是在互联网发展大潮中涌现出一批女性创业者,成为新经济的有力助推者。目前,女企业家占比达30%,互联网领域创业者中女性达到55%,广大妇女投身返乡入乡创业创新。

从供求两端提振消费。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母婴护理、养老照护、高级管家、家庭厨师、收纳保洁等家政服务需求不断扩大,目前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已超过300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女性。妇女不但是服务业的主要从业者,也是家庭消费的主要决策者,例如阿里巴巴70%的买家是女性,55%的卖家是女性。

积极参与乡村产业发展。通过就业实现增收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农村妇女通过特色产业带动、有组织劳务输出、就地就近就业和创业带动就业等实现脱贫,其中,农村脱贫人口中妇女约占一半。农村就业女性约1.6亿人,其中非农就业比例为40%,返乡女性从事非农劳动比例为53%,妇女活跃在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产业、农村电商等特色产业、乡村休闲旅游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促进平等就业,我国制定颁布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围绕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就业优先等提出主要目标、策略措施,做好顶层设计。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强调采取必要措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为促进妇女就业提供更有效的法律保障。

此外,国家还在不同领域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妇女就业的政策措施。在鼓励妇女创新方面,出台了《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关于实施科技创新巾帼行动的意见》,为女性科技人才成长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在鼓励妇女创业创新方面,开展创业创新巾帼行动,建立创业导师队伍,提供创业孵化,制定创新金融服务支持妇女就业创业发展政策,扶持带动千万名妇女实现创业梦想。在促进妇女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方面,《“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出台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等专项政策,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岗位信息、劳务对接等服务。在鼓励妇女为乡村振兴发挥作用方面,不断深化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实施高素质女农民和“乡村振兴女致富带头人”培养计划,鼓励支持妇女创办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手工编织等乡村妇女特色产业,对脱贫妇女、农村低收入妇女群体开展就业帮扶,保障脱贫妇女稳定增加收入。

激发“她能量”,闪耀“她风采”。广大妇女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和努力,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亿万女性争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为数字经济贡献“她力量”

数字经济降低了就业创业壁垒,发挥数字经济“她力量”应关注哪些方向?

张冰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和文化发展研究部人口和就业研究室主任):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带动了新的就业机会和就业模式。数字经济更少受到体力限制和时空束缚,且具有更强的社交性,使得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劣势得到一定程度规避,展现出独特优势。2022年《数字经济与中国妇女就业创业研究报告》测算,在数字贸易、电商、直播等领域,数字经济已创造5700万个女性就业机会,更多女性在数字经济新平台实现了收入的增长、职业的成长以及自我价值的提升。

数字经济降低了农村地区、偏远地区女性劳动者的就业创业壁垒。湖北孝昌县地处大别山与江汉平原交会处,2020年才摘掉贫困县帽子,村里的妇女一直没有机会走出大山,但接触直播电商后,她们开始直播售卖自家养殖场的鸡蛋,不但增加了收入,还带动了更多妇女就业。类似的例子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还有不少,数字扶贫、电商扶贫成为我国重要的扶贫方式。数字经济除了帮助妇女看到外面的世界,还帮助她们返乡创业。友成企业家基金会开展的“让妈妈回家”项目,通过开展电商技能培训,帮助贫困农村女性在家就业,同时解决了照顾儿童和老人的问题。

数字经济帮助女性将家务劳动和就业创业有机结合。照顾孩子、洗衣做饭等家务劳动大多由女性承担,这些女性往往被认为不创造价值,缺乏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不具备就业竞争力。但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了她们将这些家务劳动技能市场化的机会。一部分全职妈妈成为母婴类、生活类的关键意见领袖(KOL),分享这些心得经验,成为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例如KOL通过短视频、直播营销已是母婴行业营销的关键方式,有数据显示,55%的母婴行业广告主认为KOL是营销投入的重点,这一领域的KOL绝大部分是女性,不少人经历了从职场女性到全职妈妈再到创业者的转变。

数字经济有利于发挥女性沟通协作等非认知技能方面的优势。数字经济强调信息共享和合作,大量服务具有较强的社交属性,女性理解他人、乐于情感表达的优势凸显。同时,数字经济注重用户服务体验,女性在这方面也具有更高的敏感度,能够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和把握市场趋势。例如,湖南邵阳农村妇女彭钰瑶在一个空心化、老龄化突出的乡村把社区团购做得红红火火,靠的就是热心、耐心和细心,一户一户帮助村里的老年人学会使用微信,使得这种新的购物方式在村里口口相传,成功扎根。“多多买菜”社区购数据显示,旗下女性团长占比61%,社区团购平台团长中女性占比83.9%。《2021中国农村女性就业调研报告》显示,蚂蚁云客服招募及培训的在线云客服72%为女性,村淘直播主播中53%为女性,小红书这类以女性为主要用户的平台也创造了大量商机和就业机会。

数字经济和新就业形态在持续助力妇女就业创业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但女性就业也面临一些困境。一是数字经济使女性就业更集中在灵活就业岗位,与传统就业方式相比,灵活就业整体上还存在劳动权益保障不足、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亟需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二是在数字技能方面存在性别鸿沟,例如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以及信息通信等领域存在刻板印象,导致女性在这些行业容易遭遇职业困境。三是就业求职中存在算法歧视,由于训练数据本身包含了歧视性信息等,在简历筛选、面试评价和任务分配等环节可能出现算法歧视。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为推动女性高质量就业,未来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提供一套更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劳动保障制度,提升算法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促进家庭劳动和社会劳动性别分工的平等,鼓励更多女性根据自身潜能实现自我发展。

探索“妈妈岗”就业新模式

随着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立,各地为女性职业发展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

茅倬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我国育龄女性大多数是职业女性,存在由生育引起的职业中断和再就业困难等问题。一项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表明,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和工作时间会在其生育一孩当年明显下降,持续至孩子4岁才逐渐回升,女性脱离职场越久,重新回到职场就会越困难,用人单位雇用这些女职工时顾虑也会更多。随着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希望兼顾工作与家庭,做好经济独立女性与母亲的双重角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强调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鼓励用人单位制定有利于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的措施,依法协商确定有利于照顾婴幼儿的灵活休假和弹性工作方式。2022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提出,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鼓励实行灵活的工作方式,推动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切实维护劳动就业合法权益。

各地积极探索“妈妈岗”就业新模式,为女性生育后再就业创造有利条件。2022年7月,广东中山市率先印发《关于大力推行“妈妈岗”就业新模式的若干措施》,从就业扶持、税收减免、雇佣双方权益保护等方面推出18项措施支持推广“妈妈岗”,将其纳入就业补助资金配套范围,分别从企业和员工两端给予补贴,积极调动企业和员工的积极性。符合条件的企业每成功申报一个劳动合同用工“妈妈岗”,与劳动者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为其缴纳社保,每月即可获得300元/人社会保险和100元/人岗位补贴,这两项补贴可为企业分担近一半的“妈妈岗”五险一金缴纳额。同时,企业可享受“每人每课时20元标准,每人补贴上限不超过500元”的精准培训补贴。此外,企业还可享受一系列税收减免政策,例如,吸纳失业人群等重点群体的税收优惠,三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享受每年7800元/人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享受普惠性税费优惠政策,诸如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增值税留抵退税、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免等。同时,“妈妈岗”员工每月可获得300元/人灵活就业社保补贴。

目前,广东佛山、江西吉安、山东济宁等地已探索推出多种“妈妈岗”模式。一是灵活“妈妈岗”,例如企业从流水线原有工序中选取纯手工操作或技术门槛较低的工序,女职工每天工作5小时至8小时,上下班时间自由掌握。二是弹性“妈妈班”,企业根据不同机台的性能和产能,划分不同上班时段,女职工可自主选择。三是外发“流动岗”,对于易携带、纯手工制作的小部件等,企业定时上门发料和收货,更适合家庭负担较重的女性。四是工作时间和地点双弹性的“妈妈新业态岗”,诸如创意设计、文案策划、直播主播和电商运营等,对专业技能有一定要求,自主性更高,工作方式更灵活,成为越来越多白领妈妈的首选。

值得一提的是,“妈妈岗”的创设超出了许多企业的预期。由于“妈妈岗”政策福利导向强化了生育女性的工作归属感,进而增强了对企业的忠诚度,人员也更稳定,流失率远低于其他用工模式15%,而且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也高于其他工人。于是,企业逐渐将更多工作岗位设置为“妈妈岗”,并把高端产品生产任务放心交给“妈妈岗”。“妈妈岗”的创设不但降低了单位产出的劳动力成本,而且增加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未来收益。

作为灵活就业的创新模式,“妈妈岗”尚属新生事物,亟待加强配套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劳动关系,稳定企业用工管理,完善劳动安全、权利保障、用工制度相关规定,切实维护生育女性合法权益。从根本上说,减少就业歧视、促进就业平等重在缩小男性和女性劳动者的雇用成本差距,完善支持男性承担育儿责任制度措施,通过提高男性休假补贴比例、男性配额生育假等,引导鼓励男性更多承担子女照护责任,提升企业雇用女职工的意愿。

2023-05-26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74711.html 1 <p> 为女性营造更友好就业环境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