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通渭翰墨可生金

陈发明

“白天哄娃娃,得空写几个字;天黑了搞个直播,把字卖给网友挣点钱。”40年前的腊月寒风中,推着自行车在农村大集上卖字的牛继发,不会想到自己60多岁了,能把书法作品卖到全国各地。

牛继发何许人也?甘肃通渭县鸡川镇苟堡村农民,幼年爱写字,中学时办过墙报,20岁开始研习书法。数十年来,农忙耕田,闲了写字,已成当地有名的农民书法家,很多人见了都会尊称一声“牛老师”。不仅书法作品广受认可,对书法理论也能侃侃而谈。少有,少有!

通渭何许之地?地处陇中黄土高原,县内丘陵沟壑纵横。贫瘠的黄土地上,庄稼生长不易,但文化却被滋养得颇为繁盛。县内民风淳朴,崇尚耕读,素有“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之说。全县12万户人家,有书画创作人员1万多人,有中美协会员13人、中书协会员48人,全县民间书画收藏总量达280万件,年书画交易额达10亿元。罕见,罕见!

“这样的地方……”外地人到通渭,会赞叹通渭人“锄含云水笔含墨、耕罢梯田耕砚田”的恬淡和执着,也会对通渭的画廊中云集当代书画名家的作品而惊奇。感慨的同时,人们脑子里难免会有个问号:为什么?

通渭人会用浓郁的陇中方言回答:爱得很!

爱得很

在这个“人人爱字画、家家挂字画、户户有收藏”的脱贫县,不少农民扛起犁头是庄稼把式,拿起笔杆是书画艺人。不写字的时候,衣着朴素、身形精瘦的牛继发,就是一个普通的陇中老农。

“我喜欢写字、钻研写字,字能卖上钱,都是因为我们通渭人爱字画。”牛继发回忆,上世纪80年代,自己练字已经略有小成,镇上逢集,每个村都有几个能写字的人摆摊。他写一副中堂作品能卖三五块钱,“那时候肚子都吃不饱,很多大人虽然不识字,也要找人求幅字,挂在家里鼓励娃娃们读书写字”。

牛老师所言不虚。通渭人爱字成风、写字成风。贾平凹先生在散文作品《通渭人家》写道,“我到过一些家境富裕的农民家,芷房里,厦屋里每面墙上悬挂了装裱得极好的书法作品,也去过那些日子苦焦的人家,什么家当都没有,墙上仍挂着字”“在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里,见到了其中3家挂有于右任和左宗棠的字”。

近10来年,书画艺术节成了通渭人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节会期间,十里八乡的通渭人赶到县城,看名家写字,赏精品展出,陶醉其中,怡然自乐。几年前的书画艺术节,在通渭街头遇见一位八旬老人,早晨6点多就搭车赶到县城。他在一张张书画作品前驻足细看,时而搓手,时而咂嘴,就像品尝一道道美食。闲聊时,老人一口气说出10多个本县书画家的姓名:“我没钱买,来看看心里也舒坦。虽然我识字不多,但是家里挂着10来幅字画哩!”

通渭人为何对书画如此痴迷?很多人说,这是文化积淀和传承使然。通渭历史上人才辈出,东汉时著名“夫妻诗人”秦嘉、徐淑开启了中国五言诗写作先河;明清有赵荣、王瓒、李南晖、牛树梅等文化名人,以德才兼备、清正廉洁而久负盛名。清乾隆年间任通渭知县的冷文炜,擅长书法,其书法作品在通渭收藏甚多,至今在民间流传“家有‘冷’字不算穷”的说法。

千百年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物质生活富足与否,通渭人对字画的爱延续至今,渗到骨子里。即便生活艰苦,但通渭人始终铭记“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的古训。这种文化传承孕育出通渭独特的文化消费习惯,让字画成为通渭人文化生活中的“刚需品”。

耕读文化的积淀,文化消费的养成,二者叠加之下,在今天形成了品牌优势明显、群众基础广泛、产业机制健全的通渭书画产业,学术界称之为“通渭现象”。

通渭现象

李志强,家住陇川镇李岘村,跟大多数通渭娃娃一样,自幼爱好写字。56岁的他,至今记得小学大楷课上,写出漂亮的毛笔字,被老师用红笔画个圈儿,李志强瘦削的脸上绽放出笑容:“那骄傲得很!”

高中毕业后,李志强四处奔波,直到2005年,年近不惑时他才下定决心,“好好临帖,走书法这条路”。练了几年,有位书法名家来通渭,李志强拿自己的字去求教,获得“笔性好、有天赋”的评价,并指给他一条路,写“米芾手札”。2011年,李志强作品进入国展,他也成为中书协会员。

有了名气,可以靠“走穴”赚钱,但李志强选了一条“冷板凳”,办书法培训班,“书法要有人才,带班也能养家糊口”。2013年以来,李志强教了1000多名学生,其中30多名学生被各高校书法专业录取。在李志强的班上,学生先要学“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传统文化。“这个班不能丢。”李志强反复说。

这就是通渭人,这就是“通渭现象”。习字作画、悬挂字画、收藏字画蔚然成风。通渭农村里,家中收藏字画多的人,在村里能主持公道。通渭人可以一个大字不识,但中堂上不能不挂字画;通渭人可以靠字画谋生,但不为名利所束缚;家中悬挂字画的作者,可以没有名气,但德行威望一定得很好。

有了这样的文化氛围打底,通渭近年来在全国书画界声名鹊起。通渭人爱字画,书画界名人也爱到通渭来。通渭县书协主席刘宏业说,近年来,先后有800多位全国各地文艺名家来通渭采风交流,交流作品达2万多件。同时,县内书画作者赴外交流2000多人次,交流作品5万多件。

有了这样的知名度赋能,通渭的书画产业也风生水起。目前,通渭有文化企业106家,画廊装裱店、培训机构及文房四宝销售店800多家,书画经纪人2600人,全县书画年交易额达10亿元。以书画为核心,通渭县注册成立了文化产业协会、收藏家协会、文房四宝协会、教育书画协会等13个行业协会,形成政府、企业、画廊、协会与市场互通互联互利共赢的书画产业链条。

也有人担心,商业氛围浓厚,产业交易活跃,会不会引起恶意炒作书画作品,伤及通渭书画文化?毕竟,有过这样的先例:书画作品被过度炒作,形成产业泡沫,价格暴跌后,不少画廊生意惨淡,市场交易持续低迷,一蹶不振。

从事书画交易20年的通渭人张鸿很坚定地说,这种事在通渭炒不起来,因为通渭书画的“基本盘”很稳。

基本盘

什么是通渭书画的“基本盘”?张鸿讲了几件事:

他指着墙上的几张奖状说,自己儿子8岁开始学书法,现在12岁,在全市书画比赛中拿过一等奖。张鸿不是炫耀,他说这叫“传承有序”。书画在通渭的家庭教育中很普遍,虽然不会都拿奖,但很多家庭都会让孩子练字。

张鸿顺手从茶桌下面拿出几罐土蜂蜜。前几天,他在微信朋友圈晒了一幅字,是他花500元收的当地书法家的作品。老家有位亲戚看到了问他:“我手头没钱,但是真的很爱这幅字,能用土蜂蜜换吗?”张鸿欣然答应。

几年前,张鸿请一位书法家来自己画廊交流作品。正在挥毫时,一位当地农民走进来,看着看着,就帮书法家压纸。一幅斗方完成,农民提出花100元收藏,书法家看着他破了的袖口说:你有100元买件衣服不好吗?农民回答,我不爱新衣裳,就爱这幅字。书法家会心一笑,免费相赠。

“书画交易额比通渭高的地方有,但人人爱字画的氛围比得上通渭的,你见过吗?”张鸿说这话,是有底气的。他这间150平方米的画廊里,挂满了当代书法名家的作品。生意越做越大,张鸿始终对通渭的“书画土壤”充满信心。

2003年,20岁的张鸿在通渭县李店乡开了一家装裱店。“当时手头只有3000元,亲戚又帮着贷了点款,凑了1万元,去买了一台装裱机。”听张鸿的创业故事,我忍不住插了一句:“你胆子大,敢贷款在乡镇上开装裱店,能挣回来吗?”

张鸿哈哈一笑:“你还是不了解通渭人。种庄稼遇上年景不好,有歉收的;但是开装裱店,基本上没风险,那时候一年挣七八千是没问题的。虽然是在乡上开,但市场需求在这儿呢!”

这些源自黄土高原上千家万户的“文化刚需”,托稳了通渭书画产业的“基本盘”,也让通渭成为国内知名“买全国、卖全国”的书画集散地。每年10亿元的交易额,虽然不全是通渭人的消费贡献,但绝对离不开通渭的“书画土壤”。

仅此而已吗?依托这个“基本盘”,通渭人其实可以做得更好。从通渭的书画产业现状看,无论是书画交易,还是产业链延伸,都还有巨大的潜力空间。比如,张鸿的手机上有各种可以用于书画交易的APP,他70%的交易都是在手机上完成。但是,通渭当地还没有一个专业的书画线上交易平台。能否像线下书画大集一样,在政府支持下,鼓励企业打造一个线上空间呢?这应是大势所趋吧。再如,从文房四宝、装裱材料等产业链各环节看,能否从单纯的交易延伸到制造呢?或许也能为这个脱贫县的群众带来一些新的增收产业。

耕读传世的通渭,翰墨飘香已千年;在千年级的时空维度中,通渭的翰墨生金之路,也许才刚刚启程。

2023-09-23 陈发明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81425.html 1 <p> 通渭翰墨可生金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