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弘扬丝路精神推动共同发展

——学习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③

本报评论员

“我们深刻认识到,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向世界传递了团结、合作、共赢的重要信息,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汇聚巨大合力,为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澎湃动力。

驼铃声声,帆影叠叠。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初心,正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丝路精神为指引,以互联互通为主线,让古老经济合作之路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在人类社会陷入“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历史性迷惘之际,曾在经济全球化中获益最大的部分西方国家,却不惜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为一己私利大搞保护主义,沉溺地缘政治博弈,加剧南北发展鸿沟,更可能把世界拖入“新冷战”深渊。古丝绸之路,和时兴,战时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刻领悟其中道理,不仅聚焦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更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弥合沿线国家差异,推动各国共同实现现代化,使世界现代化形态从一元化走向多样化,带动世界经济实现新的普惠性增长。

10年征程,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之多、成果之耀眼,都已证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符合时代进步逻辑。当前共建“一带一路”已基本形成“陆海天网”四位一体的互联互通格局。随之而来的是不断织密的贸易联通、产能合作、供应链多元化布局,增强了共建国家间经济合作,更促进了全球经济联动发展。世界银行《“一带一路”经济学:交通走廊的机遇与风险》研究报告显示,共建“一带一路”实施以来,仅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便使全球贸易增长1.7%至6.2%,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

今年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中期评估年。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性挑战交织叠加,约九成可持续发展目标“脱轨”,近三分之一目标停滞甚至倒退,发展中国家面临重重发展困境。对此,国际社会越来越希望中国能继续弘扬“丝路精神”,扩大“一带一路”辐射效应,实现全球发展的同频共振。本届高峰论坛参与方之多、反响之强烈,正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受到广泛欢迎的最好说明。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者,也是坚定的行动派。本届高峰论坛宣布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完全契合联合国宗旨与目标,为下一个金色十年规划了美好愿景与实现路径。站在新起点,中国将继往开来,携手更多国家迎接共建“一带一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美好新世界。

2023-10-22 本报评论员

——学习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③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82880.html 1 <p> 弘扬丝路精神推动共同发展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