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文化魅力

本报记者 谢 瑶

今年春节,湖南文旅大打“非遗牌”,各地线上线下联动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系列活动480余场次,庆祝春节申遗成功的同时,通过“赶个年味集”“古城过大年”“我的家乡年”“年俗活动”等方式,打开非遗的N种创新玩法。

土家摆手舞、唱花灯、土家打溜子等富有特色的节目轮番上演;土家族织锦、武陵源生等民俗集市热闹非凡……在世界自然遗产地湖南张家界武陵源,各具特色的非遗贺新春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让中外游客在游览奇峰的同时,乐享喜庆祥和的“非遗中国年”。

除夕夜,500余名中外游客和当地群众欢聚张家界千古情景区,品土家长龙宴,过土家赶年,赏非遗大戏。跟着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音乐节拍,土家族男女跳起欢快的摆手舞,中外游客也纷纷加入其中。“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太震撼了!这里的美食和表演都让我印象深刻。”来自美国的游客安东尼兴奋地说。

1月29日至2月2日,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吴家峪门票站广场,以“来世遗武陵源,过非遗中国年”为主题的非遗展演精彩纷呈。舞龙、桑植民歌、阳戏、九子鞭等多项非遗项目逐一亮相,琳琅满目的非遗市集也热闹非凡,土家族织锦、烙铁画、银饰等传统手工艺品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1月28日至2月4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游客量超20万人次。

作为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承办地,湖南岳阳市在春节期间将国潮非遗、文艺展演、新潮庙会、民俗文化等200余项新春文化活动作为吸引客流的重头戏。截至2月2日,该市纳入假日监测的26家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6.31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近千万元。

在湖南湘江新区莲花镇南科院子举办的“我们就过非遗中国年”活动现场,磨豆腐、打糍粑、炸油粑粑、写春联等民俗活动轮番上阵,首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皮影戏、剪纸、年画、大漆等逐一展示,更有3轮可供500人同吃的百米长龙宴招待游客,展示最地道的“非遗中国年”;在湘西凤凰古城非遗奇幻城、凤凰样子文化村,花灯、扎染、漆扇、纸鸢……丰富多彩的春节传统习俗让游客在喜庆氛围中感受浓郁年味和湘西独特文化魅力;在衡阳南岳景区,打铁花、灯光秀、杂技、水上舞蹈等非遗、民俗节目引客如潮……非遗元素的融入,不仅丰富了春节的仪式感,更进一步激发了文旅消费的新活力。2月4日,湖南省文旅厅发布春节假期文旅市场数据显示,湖南省累计接待游客5395.51万人次,同比增长46.37%;游客总花费759.22亿元,同比增长16.51%。

2025-02-06 本报记者 谢 瑶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308577.html 1 <p> 感受文化魅力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