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委党校
发挥职能优势 助力产业经济发展
广州市委党校承担着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理论建设传播主阵地、决策研究咨政主力军等重要职能,在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和招商引资等关键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广州市委党校教研人员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不断加强和改进教育培训工作,积极发挥新型智库的咨政作用,为推动产业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发挥“熔炉”作用 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助力
党员干部作为先锋力量,肩负着推动产业经济迈向新高度的重任。广州市委党校教研人员不断从教学与科研层面优化教育培训,让学员以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和务实的行动,在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和招商引资等关键领域持续发力。
一方面,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模式,注重经济学理论与实际操作的深度融合。党校组织学员走进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及广汽研究院,围绕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开展现场教学,让学员在体验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驱动作用中,理解经济学中“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这一核心理论;安排学员前往广州无线电集团,就“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广州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度调研,运用产业经济学原理,分析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与升级路径;与政府部门联合举办“全面深化改革”“加强核心竞争力 努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等系列专题研讨活动,进一步提升学员思想境界、能力本领和纪律作风,为广州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先锋作用贡献智慧力量。
另一方面,着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交互融合。党校通过举办健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塑造广东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学员论坛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广深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跃升学术沙龙,引导学员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及其对产业转型的深远影响,分析广州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与挑战;特别邀请了广汽集团主要负责人作“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题报告。通过行业精英的实战经验分享,加深学员对新质生产力在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中核心作用的认识,增强学员对广州高质量发展前景的信心,并激发其为实现这一目标苦干实干、聚力前行的内在动力。
发挥“智库”作用 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助力
以高质量智库成果积极回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和决策需求,是广州市委党校的重要职能之一。近年来,广州市委党校科研人员紧紧围绕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把自身优势所长与广东发展所需结合起来,扎实开展决策咨询研究,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服务。
一方面,开展系列课题研究。在“广州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研究”课题研究中,组织举办学术工作坊,邀请广东省委党校党建领域专家,围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研究的现状与未来”主题开展学术研讨。在“构建数产融合的数字经济”课题研究中,教研人员积极参与撰写《广州构建数产融合的数字经济研究》调研报告,并公开发表《北上广深杭数字经济发展的比较与启示》等多篇学术论文,通过运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理论框架,深入剖析了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之内在机制,提出了推动数产融合发展之路径与策略。同时,还主动参与举办“红棉论坛:推动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研究”等多场学术研讨会及学术沙龙,形成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如《关于打造光子东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建议》《加快广州市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关于推动广州市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等,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另一方面,构建多样交流平台。在理论研讨方面,党校组织举办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开创广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研讨会,针对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要素供给、体制机制改革等核心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思路与举措。在实地交流方面,党校前往番禺区有关单位开展深入研讨,结合成都、西安、开封等夜间经济热门城市的成功经验,围绕番禺区A级景区夜场开发、星级酒店与民宿管理、夜间经济培育、交通配套设施完善、在建项目推进、线上传播媒体运营等多个维度,对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对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文旅融合背景下番禺区夜间经济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有益的建议和策略。
(杨姝琴 曾业翔)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