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扎根西部沃土“拔节生长”

□ 本报记者 吴 浩

“来鄂尔多斯工作,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这份温暖来自于对人才的重视、政策的支持和优良的发展环境。”长期从事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研究和建设工作的邓罡博士,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两年前来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加入鄂尔多斯市康富美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超算、智算与人工智能研究方面的工作。

作为西部重要的能源城市,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十分亮眼,产业基础扎实,应用场景丰富,但高科技企业较少。“自治区提出要实施科技‘突围’工程,鄂尔多斯要在科技‘突围’征程中闯新路、进前列,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加快布局,抢得先机。康巴什区用真金白银和暖心服务吸引高端人才,让我感觉选对了城市。”邓罡告诉记者。

如今,邓罡带领20多人的团队努力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政务、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在私有化大模型AI一体机、大模型+数字人、大模型+政务、大模型+教育等方向开展技术攻关和应用研究。“鄂尔多斯市科创中心给我们团队免费提供了2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同时还提供设施完善的人才公寓,让我们可以心无旁骛地开展科研工作。”邓罡说,国家对人工智能产业高度重视,西部地区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会有长足的发展空间。选择到西部地区发展,他充满信心。

伊金霍洛旗持续面向部属师范院校、“双一流”高校引进教育人才。石蕾是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伊金霍洛校区的一名教师,她2022年从南京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毕业后,选择来到伊金霍洛旗工作。“我是山东潍坊人,作为引进人才,享受到了当地提供的丰厚安家补贴和舒适住房。”石蕾说,当地生活就业环境非常好,让她能安心地从事教育工作。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为解决人才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困境,于2023年3月创新推出“人才贷”金融产品,为各类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充电加油”。依托“寻找城市合伙人”品牌活动,通过现场签约的方式,为引进的项目和人才发放“人才贷”,让政策落地更加高效便捷。截至目前,东胜区已经成功为科技创新、医疗卫生、石油化工、农牧、建筑等8个领域的31家人才企业、25名高层次人才发放“人才贷”。

去年,鄂尔多斯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6363亿元,实现“十四五”以来第三次千亿元级跨越。全年向37个高层次人才团队发放资助经费900万元,为2128名人才及28家单位发放奖补经费9665万元,兑现高层次人才津贴、购房补贴、安家补贴3700余万元……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鄂尔多斯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高闻何表示,鄂尔多斯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厚植人才成长沃土,系统推进人才改革创新举措落地落实,吸引一批批年轻人才响应“报效祖国,建功西部”的号召,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扎根成长、建功立业。

2025-02-25 □ 本报记者 吴 浩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309589.html 1 <p> 扎根西部沃土“拔节生长”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