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液体黄金”诞生记

袁 勇

要说当下最火的大宗商品交易品种,不少人首先会想到黄金。但鲜有人知道,橙汁也是近两年价格大幅上涨的大宗商品之一,市场表现堪称“液体黄金”。

2023年,美国佛罗里达州遭遇飓风和寒流,导致橙子大幅减产。2024年,巴西遭遇严重干旱及黄龙病疫情,橙子产量降至37年来最低。两大橙子主产区同时遭遇产能危机,导致全球橙汁供应出现巨大缺口,橙汁期货价格也迎来整体上行行情。2024年,纽约商品交易所冷冻浓缩橙汁期货全年累计涨幅超过70%,洲际交易所鲜榨橙汁期货全年累计涨幅超过60%。

橙汁是如何走进期货市场的?其价格为何又与美国佛罗里达和巴西的橙子产量高度相关?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从橙子“落地”人类社会说起。

人类社会有着悠久的橙子种植史。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橙子在庞大的水果家族中存在感并不强。直到大航海时代,橙子的角色才发生了重大变化。

橙子富含维生素C,能有效预防船员因长期航行、饮食单一导致的坏血病。因此,西班牙殖民者在16世纪将橙子作为抗坏血病的物资引入美国佛罗里达。

佛罗里达地区冬季温暖无霜冻,夏季阳光充足,拥有适合橙子生长的绝佳自然条件,种植橙子也逐渐在当地流行起来。

20世纪20年代,佛罗里达的农业种植技术在多方面实现突破。一方面,滴灌和渗灌技术得以推广,机械采摘也被大规模应用,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当地人还通过育种技术,选育出一批果肉厚、酸度低、耐储运的橙子品种。从1920年到1930年,佛罗里达的橙子产量实现翻番,成为全美主要的橙子产地。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产量扩大了,销路却跟不上。20世纪20年代末,佛罗里达橙子因滞销价格暴跌,农户收入锐减。

最终解决这一问题的是技术。随着密封技术不断改进,金属罐逐步取代玻璃罐成为主流的食品封装容器。低温巴氏杀菌工艺开始被应用到橙汁生产中,既能杀灭致病菌,又可以最大程度保留橙汁的维生素C和风味。佛罗里达的橙子加工商开始广泛采用这些技术和工艺,将橙子压榨成橙汁进行保存售卖。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橙汁成为重要的军队营养补充品。佛罗里达的橙子加工业获得大量政府订单,企业大规模收购鲜橙用于加工,极大推动了规模化生产及加工业发展。

在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佛罗里达的橙子加工率从不足10%提升至超过80%,橙汁也从季节性鲜榨饮品转变为可长期储存的标准化商品,具备了成为大宗商品的重要基础条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橙汁走上越来越多民众的餐桌,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20世纪50年代,橙子的另一个重要产地巴西,也开始着手推动发展橙汁加工业。巴西先是从美国引进低温浓缩技术,开发出适合本国气候的冷冻浓缩橙汁生产流程,继而开始大规模投资建设冷藏设施、榨汁厂和港口。圣保罗州的橙子种植园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浓缩汁产区。到1960年,巴西橙汁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其与美国的产量加在一起更是占全球总产量的80%以上。

产地高度集中,让橙汁得以更好地实现标准化,进而更容易走进期货市场,但是也给日后橙汁价格易波动的特性埋下了伏笔。

1966年,橙汁迎来了金融化的重要节点: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推出全球首个冷冻浓缩橙汁期货合约。但是市场对此反应平淡:因合约流动性不足,最终于1991年退市。标的物与实际供需错位是这次尝试失败的主因——当时巴西的橙汁产量占全球70%以上,但合约仍以美国橙汁为标准。这一教训也为后续的市场设计带来了重要启示。

1996年,纽约商品交易所重新推出橙汁期货合约,明确以巴西产冷冻浓缩橙汁为主标,并引入电子交易系统。这些改进措施显著提升了交易效率:橙汁日均成交量从1996年的2万吨升至2020年的15万吨。纽约商品交易所橙汁期货价格成为全球现货市场风向标,直接影响巴西橙子出口商的定价策略和餐饮跨国企业的原料成本管理。

进入21世纪,随着消费者对天然食品的需求上升,非浓缩还原橙汁市场需求激增。洲际交易所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陆续推出以新鲜橙汁为标的的期货合约。

跨国餐饮企业则纷纷通过深度参与橙汁期货市场,锁定采购价格,对冲橙汁价格波动风险,确保原料供应稳定性。例如,2015年至2017年,全球橙汁价格剧烈波动,有企业通过动态调整期货头寸,将年均采购成本波幅控制在3%以内,远低于现货市场15%的年度波动均值。

从佛罗里达的农业技术革命,到巴西引入并推广橙汁冷冻浓缩技术,再到现代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风险管理,橙汁身份的转换既彰显了金融的力量,也可以被视作农产品全球化的成功探索。当越来越多的“橙汁”及其金融衍生品出现在国际市场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也将愈加坚实。

2025-03-02 袁 勇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309898.html 1 <p> “液体黄金”诞生记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