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更多一流产业技术工人

温济聪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弘扬工匠精神,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这项加强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举措,将有力促进人才队伍质量的提高。

产业工人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骨干力量。而一流产业技术工人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关键要素,其技能水平、创新能力及职业素养直接关系产品质量、企业竞争力和国家整体经济实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制造业强国目标的关键所在。

当前,我国具有完备的产业体系、超大规模的市场等诸多优势条件,但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断点”“堵点”。要打通这些难点,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需要一大批一流产业技术工人。2024年10月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以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各级工匠人才为引领,带动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与社会各界协同推进。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着力提升产业技术工人素质和能力。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融合应用,孕育出一大批更智能、更高效、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以及自动化设备。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工会参与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有助于培养更多满足产业快速迭代需求的产业工人。通过为产业工人提供丰富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帮助他们积累更多实操经验、掌握先进数字技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操作技能水平,向一流产业技术工人的目标不断迈进。

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激发产业技术工人创新创造活力。构建更加科学公平的评价机制,用多把尺子衡量产业工人,从不同侧面发掘其优势,重点评价其在创新操作技术方法、解决技术难题、推广技术工艺等方面的贡献,引导产业工人争做实干先锋。持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畅通职业发展通道,打破晋升壁垒,鼓励产业工人深度参与技术研发管理等工作,成长为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一流产业技术工人,并推动其创新融入企业研发链条、国家创新体系。

维护产业技术工人的合法权益,增强其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增强产业工人服务保障,维护产业工人安全健康权益,充分保障其主人翁地位;企业依法落实工时和休息休假制度,充分保障产业工人的身心健康。同时,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让产业工人得到更多认可和尊重,乐于自我提升、敢于追赶超越,通过奋斗成就精彩人生。

相信通过各方努力,必将打造出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让他们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5-03-30 温济聪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311496.html 1 <p> 培养更多一流产业技术工人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