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烟台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传承传统文化 促进文明互鉴

烟台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始终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作为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双重使命。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编号20JD710044)阶段性成果之一,学院在研究和实践中认识到,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的陈列品,而是文明对话的活态基因库;交流互鉴不是简单的文化输出,而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双向互动。

学院依托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优势,构建了学术研究、技艺传承、数字传播“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在7项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的基础上,成立全球汉籍合璧工作坊,连续组织学生共同参与日本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山梨县立图书馆、千叶县立图书馆等所藏古籍的调查编目工作,切实提升学生学术研究能力,为国内文化建设和国际文化交流提供文献支持。

学院连续举办7届烟台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先后邀请烟台剪纸、莱州草编、胶东花饽饽以及书法篆刻等领域的多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讲授文化育人课程,教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各类传统技艺。2020年6月,学院正式获批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篆刻艺术)传承基地。2021年5月,《基于大学生美育提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以烟台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为例》荣获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二等奖。学院注重引导学生开展数字传播实践活动,2023年9月,师生共同创作的作品,荣获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我与党的二十大”课程思政短视频比赛二等奖。叠加运用学术研究、技艺传承和数字传播等模式,有利于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真正实现创造性转化。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需要构建多元立体的对话机制。2024年,学院与国家相关部门共建国际中文传播研究基地,与亚美尼亚文昌全球国际中文学校共建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实习基地,进一步推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在第三届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中,学院越南留学生以及俄罗斯留学生打破语言壁垒,双双荣获奖项。文化传承的自觉与文明对话的自信同步生长。

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文明交流的深度互鉴是同一命题的两面。烟台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将继续在守正创新中搭建文明对话的彩虹桥,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交流互鉴中绽放时代芳华,这既是时代的实践答卷,更是新时代高校文科学者的使命担当。

(董 晔)

·广告

2025-04-11

烟台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312077.html 1 <p> 传承传统文化 促进文明互鉴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