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纳税人可享更多实惠
——“珍惜纳税信用”系列报道之一
“老财务”陆汉星已从业20年。“十几年前‘夫妻档’组合很常见,尤其是一些小公司,丈夫当老板,妻子做会计。”陆汉星告诉记者,现在即便是小企业也会专门成立财务部门或者交给专业机构打理,说明更重视依法合规,更珍惜信用了。
陆汉星就职于云南省曲靖市一家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这些年公司实现了纳税信用从C级到B级再到A级的蜕变。“A级纳税人的好处很多。”陆汉星说,除了税收服务方面可以享受很多绿色通道,有专人帮助解读辅导税收政策和疑难问题外,去银行贷款或者竞标一些项目,A级纳税人也是重要的加分项。
税务部门送票上门,让陆汉星至今难忘。有次公司着急使用发票,但交通和人员流动受限,拿到发票并不容易。得知了企业困难,当地税务部门立刻派专人把发票送上门。“想起这件事,心里挺感动。只要我们企业在纳税方面讲诚信,税务部门就会全力支持我们。这种支持会更加激励企业诚实守信,形成一种良性循环。”陆汉星感慨道。
目前,我国已形成一套相对完备的纳税信用评价和管理体系。“我国纳税信用级别分为A、B、M、C、D五个级别,按年度由税务部门综合评价确定。其中A级为最高信用级别,D级为最低信用级别。M级主要针对新设立企业或年度内无收入且评分达标的企业。”吉林财经大学税务学院院长张巍介绍,A级纳税人可享受多方面专属权益,比如增值税发票按需领取、出口退税优先办理、税务事项“绿色通道”服务等行政便利;在信用增值方面,纳税信用A级信息会同步至“信用中国”,有利于提升企业商誉。
“在融资支持方面,可享受‘银税互动’免抵押贷款,部分银行提供更高授信额度;监管方面,可降低税务检查频率,连续3年获评A级纳税人的企业还可获得专项税务辅导。”张巍说,在国际认可方面,A级资质可作为跨境投资税务合规证明,部分国家将给予通关便利。
2014年,税务总局发布并实施《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纳税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试行)》,建立起纳税信用管理的基础性制度。2018年,税务总局发布《关于纳税信用评价有关事项的公告》,进一步扩大纳税信用评价范围,将新设立的企业、评价年度内无生产经营业务收入的企业和适用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的企业纳入评价范围,并在原有的A、B、C、D四个纳税信用级别的基础上,增设了M级纳税信用级别,为企业增添信用资产。
近年来,税务部门积极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按要求定期向全国信用信息平台共享A级纳税人名单和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信息;率先与29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实施联合激励,涵盖项目管理、税收服务、融资授信、进出口等18个领域的41项措施。比如,在实施财政性资金项目安排时,将企业纳税信用状况作为参考条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A级纳税人;在政府招标供应土地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等环境保护许可事项,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支持;等等。
目前,各地都在积极探索,让A级纳税人可享受的激励措施不断扩围出新。在云南,A级纳税人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随报随审”、发票领用“绿色通道”等专属服务;在河北,税务部门与多部门协同推出“智信享”联合优创计划,让A级纳税人出游、住宿、体检能享优惠价格;在青海,A级纳税人可享项目审批“直通车”、土地供应优先保障、审查简化流程等联合激励。
2024年发布的全国纳税信用年度评价结果显示,全国守信纳税人达4127万户,比2023年增加378万户,其中纳税信用最高级别A级纳税人近335万户,比2023年增加45.6万户。“数据体现了我国纳税信用体系正向激励成效显著。”张巍表示,企业维护A级纳税信用资质可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