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升级服务促消费

本报记者 陈果静

近期,数字人民币APP迎来更新。此次更新直面用户在使用消费红包过程中的痛点和需求,消费红包的显示更醒目,使用更便捷,将有助于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

近年来,多地探索推出多项促进消费的举措,数字人民币以其业务和技术优势成为一些地区发放消费红包的选择。如2025年上海汽车文化节活动期间,上海市嘉定区文旅局联合农业银行开展“浓情春意”数字人民币消费满减活动,在指定商户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最高立减100元;工商银行为广州地区用户带来200元的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用于置办家具;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交通银行推出数字人民币“满50元减25元”消费体验活动等。

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的优惠力度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参与,但随之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抢到红包,不知在何处查看”“红包过期了才发现”“不清楚红包的使用途径”等。针对消费者提出的这些诉求,数字人民币APP构建了“便捷感知—容易理解—方便使用”的全链路服务体系,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消费体验,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

据介绍,此次更新和优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便捷感知。数字人民币钱包首页增设“消费红包”栏,实时展示该钱包下的红包总额。用户点击即可进入消费红包列表,展示该用户在该钱包下的所有消费红包。清晰醒目的展示让用户无需再花费时间寻找红包入口,时刻知晓自己拥有的红包金额。

二是容易理解。新增红包使用说明页,破解不会用难题。本次更新新增了消费红包使用说明页,详细介绍了消费红包在线上、线下的各种使用方式和适用场景,无论是在电商平台购物,还是在街边小店消费,用户都能找到对应的使用指引。

三是方便使用。此次更新后,消费红包更方便使用,付款码页面直接呈现红包。升级后,用户在进行支付时,无需再切换页面查找红包,直接在付款码页面即能看到红包,支持红包的商户扫码时即可自动完成抵扣,有效提高了支付效率。

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的背后,是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技术支撑。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数字人民币兼具账户和价值特征,可以加载智能合约,实现支付定制化,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搭建的智能合约生态服务平台和智能合约模板功能,可充分满足复杂场景和灵活定制的消费补贴政策需求。

董希淼建议,政府部门在后续政策实施中,可将数字人民币消费补贴与现有补贴相结合,充分发挥数字人民币优势,提升补贴政策的精准度和资金使用效率。

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不仅能满足消费红包发放需求,还能在预付费管理领域切实保障消费者资金安全,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从技术上看,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通过将合同条款转化为计算机代码,实现合同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执行,利用技术手段降低履约风险。这一技术运用在预付费管理领域,可以有效防范资金挪用,实现穿透式管理,兼顾现有商业模式,保障各方利益。

记者了解到,“元管家”是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联合运营机构推出的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预付消费资金管理产品,该产品可以有效保证用户预付资金安全,为政府管理预付消费服务提供公平便捷、安全可信的解决方案。与传统资金监管账户模式不同,消费者购买商户服务时,其预付资金进入加载智能合约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在实际消费前,预付资金仍然归消费者所有,消费者可以通过数字人民币APP查看资金余额和消费记录;消费时,智能合约将依据预设条件自动执行资金划转至商户钱包;消费者根据购卡协议申请退卡或注销服务时,智能合约将保障预付资金准确、高效退回消费者个人钱包。

未来,以“元管家”为代表的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将持续探索更多的创新模式和应用场景,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激发消费活力。教育部近期印发的《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应用管理办法》就提到,积极探索校外培训智能化监管新场景,持续引入新技术,拓展数字人民币、人工智能安防监控等功能应用,不断丰富教育监测应用场景。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建议,在未来数字人民币试点和应用中,可多结合消费热点和节日促销等开展数字人民币宣传推广。同时,进一步拓展数字人民币在新兴消费领域的应用场景。此外,还应利用好智能合约等技术,推出更多形式的消费激励措施,进一步提升消费者使用数字人民币消费的积极性。

2025-04-23 本报记者 陈果静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312710.html 1 <p> 数字人民币升级服务促消费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