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大学
产教融合推动文创产品创新与设计
在当今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键力量,其文创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临沂大学(以下简称“学校”)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在产教融合的道路上积极探索,聚焦文创产品的创新与设计,开展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文化传承视阈下沂蒙文创产品开发及推广研究”(编号20CWYJ07),在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的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学校通过深入挖掘校园文化及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开展校企合作和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持续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走向市场,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了师生的文化认同感,还为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高校文创产品开发与设计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挖掘文化内涵 融合现代创意
在文创产品的创新与设计中,学校注重深入挖掘校园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将其作为设计的核心元素。
深挖文化根基,传承红色精神。临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红色文化、书法文化等。学校以沂蒙精神为主题,设计了一系列纪念品,包括红色IP形象设计和红色文化主题的明信片、徽章、书签等。这些文创产品不仅展现了沂蒙精神的传统内涵,还在现代设计手法上焕发出新的活力和感染力。
同时,设计团队深入挖掘学校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明信片设计上,以校训为主题,搭配精美的校园地标景观插画,展现出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纪念品包装上,采用简约现代的风格,以校徽为主视觉元素,使纪念品既有文化底蕴,又具现代感,增强了师生和校友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设计理念上,学校注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深度融合,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提升文创产品的品质与市场竞争力。学校积极鼓励师生运用数字设计、3D打印等前沿技术,为文创产品注入新的活力。在王羲之故居文创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师生巧妙地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纪念徽章。这些徽章不仅在造型上精准概括故居地标,展现出较高的艺术价值,更通过现代技术实现了个性化定制。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需求,对徽章的色彩、材质等进行定制,使其成为个性化的纪念品。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不仅让文创产品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开辟了新的路径。
在产品创新上,学校积极开发生活化的文创产品,构建品牌集群,赋能城市形象。结合沂蒙地域的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历史名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等各类资源,学校确立了“绿色沂蒙、红色风情、文韬武略、水城商都”的多品牌体系,进行文创产品开发。例如,学校提炼王羲之、颜真卿等书法巨匠的艺术风格,将行草书法风格进行抽象化或现代化处理,用于当地特产的标志设计及产品包装,以体现品牌的高雅性、艺术感。通过品牌策略引导文创产品的设计,文创产品也反向塑造城市品牌形象,从而实现文创产品与城市品牌形象的相互促进和相互成就。
深化产教融合 推动校企合作
学校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模式,与地方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与多家文创企业、设计公司合作,建立了文创产品设计与制作的实践基地,为学生参与文创产品的实际设计与制作搭建平台。2021年以来,学校与临沂本地多家知名文创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了一系列以沂蒙地域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在学校内受到师生的喜爱,更在地方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在产教融合模式下,临沂大学还积极推动文创产品走向市场,促进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学校通过举办文创产品展览、参加地方文化博览会等方式,为文创产品搭建展示平台。同时,学校组织师生参加临沂市的文博会,集中展示学校的文创产品设计成果。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文创产品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同时也为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文化与产业的协同发展。
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 优化文创设计
临沂大学构建了多维度的文创产品评价体系,从设计创意、文化内涵、市场接受度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确保品质优良。学校组织专家对文创产品的设计创意进行评审,确保文创产品的文化魅力和艺术价值“在线”。同时,学校还通过学生反馈、市场调研等方式,了解文创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及时调整和优化产品设计。
以评促改,提升设计水平。学校将评价结果作为文创产品改进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定期组织师生开展设计研讨活动,为师生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在研讨活动中,师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设计经验和方法,也可以针对评价结果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体现市场导向,优化产品策略。学校在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注重市场反馈,及时调整设计策略。例如,在设计以沂蒙精神为主题的文创产品时,学校通过市场调研发现,部分产品在设计上过于传统,缺乏现代感,导致市场接受度不高。针对这一问题,学校组织设计团队进行研讨,决定在保留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引入现代设计元素,重新设计产品。经过改进后的产品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受到了师生和消费者的广泛好评。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临沂大学通过创新设计理念、深化产教融合模式、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等措施,在文创产品的创新与设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设计的文创产品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还为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未来,学校还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模式,加强与地方企业合作,推动文创产品的创新与设计,进一步提升文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加快新时代人才培育奠定坚实基础。
(季 超)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