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四川美术学院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增强学生体能体质

大学生体育素养既包括个人在体育方面的能力与修养,如参与意识、相关知识、身体素质及具体技能,也包括因参与体育而塑造的各种知识、技能、意识、个性、品德和行为等。当前,发展大学生体育素养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类学校将大学生体育素养培育摆在了重要位置。如何践行好“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优化新时代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实践路径,助力大学生体育素养的发展,是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值得思考的内容。四川美术学院全面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致力于让学生在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强化体育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保证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四川美术学院不断强化体育课程建设,力求通过体育课程教学,让学生掌握1至2门体育运动方法和兴趣技能,培养学生养成终身运动意识、竞争与合作精神、坚韧不拔的品性、面对困难和挫折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达到体育育人的全人教育。

开拓研发校本特色课程。学校推出身体素质基础课程,教育引导学生通过身体素质课的学习和训练,有效地增强身体的适应力、耐力和抵抗力,促进身体健康、全面发展和智力水平的提高;推出健步走、越野行走、校园排舞、减脂塑形、瑜伽、形体等特色课程,帮助学生增强体质的同时,提升社交互动能力、提高对健康生活的认识和兴趣;针对特殊学生群体专门开设《体育保健课》,让学生即使身体上存在不足,也能够有针对性地正常上体育课,解决学生体育课教学的公平性问题。

扩展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学校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纳入体育必修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切实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魅力;与重庆高新区相关单位签订“共同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体育建设发展”合作协议,就共同承办赛事、共享场馆资源、共护体育设施、共建训练基地、共育体育人才等方面达成合作,打破学科和社会的壁垒,积极与社会对接,把艺术体育和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让全面健康阳光的人成为高新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注重体育活动开展

趣味活动、体育竞赛等既是展示学校办学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也是锻炼学生身心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四川美术学院围绕勤练、常赛等,不断丰富体育活动载体。

开展普及性体育运动和趣味活动。学校举办包含艺术创新、传统文化、现代竞技三大赛道的体育文化节,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传统体育文化的智慧和精神、在竞技中淬炼毅力和勇气、在设计中感受体育与美育的有机融合、在摄影中激发对体育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

举办田径、足球等各类体育赛事。学校坚持每年组织校内春季运动会、足球赛、篮球赛、街舞比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网球赛等常态化的竞赛活动,给全校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让学生增强体质、磨炼意志,促进学生们身心健康发展;依托校内竞赛活动体育部,组织校队积极报名参加中国大学生健康活力大赛、全国校园越野行走运动会、重庆市大学生田径比赛等国家和市级大学生各类比赛,引导学生在体育竞赛中自尊自信、勇敢顽强、超越自我;召开重庆市田径比赛获奖学生表彰会,以榜样力量鼓励全校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重视教师能力培养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其教学水平、专业技能等直接影响体育教学成效。四川美术学院坚持把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建设作为深化体教融合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着力提升体育教师和教练员专业素养。

举办知识培训活动。学校针对全体教职工及体育外聘课程教师,开展心肺复苏与急救技能培训,让教师们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心肺复苏和创伤急救技术,进一步掌握国际前沿的急救理论和技能、学习CPR相关知识,为今后《身体素质基础》课程教学有序开展提供保障。围绕“提升教师能力素养、推动教育与管理创新发展”这一主题开展教师能力素养提升研修班,帮助教师实现教育教学理论与观念的内化吸收、教学技能与方法的习得训练、教学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组织技能实训活动。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强健体魄、健康生活”的全民健身号召,举办教职工趣味体育活动,以便展现教师们的积极风貌,传递健康生活的理念;为提升新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组织青年教师说课展示活动;举办“教改经验分享思政融入课堂”基层教学活动,打破闭门造车的壁垒、优化交流学习模式,助推体育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纪超香)

·广告

2025-04-29

四川美术学院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313015.html 1 <p>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增强学生体能体质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