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扩能
赤城2025年大戏开锣
转型才是出路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2024年的经济发展成绩单上,有一个指标格外引人瞩目:工业技改投资增长近7倍,增速在全市乃至全省都位居前列,与此相对应的另一个指标,是工业企业集中的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35.2%。这是赤城对2024年初提出的攻坚突破目标的有力诠释。
快速增长的动力来自于转型扩能,多年艰难深耕转型的努力终于到了开花结果的季节。新能源产业异军突起,全年新增新能源并网装机创赤城历年新高,储备开发规模270万千瓦,意味着这一块的增长空间依旧强大。多个新型储能项目接续落户赤城,竖井式重力储能工程化应用项目纳入国家相关单位示范项目清单,拉开了打造国家长时储能项目集中示范区的序幕。建成后将实现重力储能领域的单机功率、单模块功率、单体项目装机容量规模重大突破。新能源制氢行业生产许可证率先落户赤城,可再生氢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新能源的牌正在一张一张打出;文旅产业成了赤城经济发展的重头戏,旅游开发正在多业态推进,拓展的研学游、冰雪游、山地赛事、农场体验经济粉墨登场;新产业布局中居于核心位置的环京康养产业已经声名远播,来赤城康养的北京老人超过9000人。为了下一步继续扩大养老产业规模,拥有更大容量的东万口养老服务中心工程应势而生;作为赤城新经济发展新晋名片的山地赛事经济已然出圈,一年连续9场成功举办国际特色赛事活动;现代农业实力也在不断壮大,2年前做大更要做强赤城架豆的宣言,演变成清晰的发展步骤;产业新赛道迎来了一位佼佼者,高端饮用水品牌已经在京津市场上崭露头角。
提升区域实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赤城推进转型扩能进入到关键阶段,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构筑区域实力支撑的关键一役已经打响。赤城的目标明确: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拓展现代农业链条。农业在赤城的经济结构中占比依旧很大,赤城拥有一块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金字招牌。依托此招牌,赤城衍生出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一系列发展路子。赤城将推动有机农业规模扩大至2万亩以上,支持优势产业集中连片,3年前提出的中国架豆县重要产区目标将在今年实现关键突破。正在争取地理标志认定的“赤城黄膘牛肉”生产基地、建设中的蔬菜出口基地、有机杂粮生产基地、“河北净菜”生产示范基地等,都是赤城农业迈向现代化的具体举措。
多方开发文旅业态。打好北京冬奥运的后续牌,在赤城仍然有条不紊地推进。“冰雪温泉度假区”品牌带动资源开发,新雪国新能源一体化项目全面开工、海坨山谷项目重整、汤泉景区改造提升;以资源整合优化业态布局,立足“温泉康养示范区”定位,依托存量商品房、民宿设施和景区资源,推出一批社区养老、温泉疗养、森林康养产品,擦亮康养旅居品牌;加大“研学+”产品开发、市场推广力度,深化与京津冀研学机构和相关部门合作,推出精品研学路线,推动传统旅游向新元素拓展。围绕“悦行冬奥路”,策划雄关330长城越野赛、第六届海坨山超级越野赛等系列“带状”体育赛事活动,启动炮梁汽车运动公园项目,建设全种类、全类型、全季节汽车赛事场地,带动赛事经济持续升温,开创赤城旅游全新格局。相关专业人士考察了赤城的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后认为,文旅产业将成为赤城产业结构中更有渗透力和更有发展前景的产业。
加快集聚新兴产业。一批电源布设、网架升级、电力储能项目、晶科光伏发电、深能分散式风电、风电光伏项目、风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全容量并网,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混合储能项目将陆续开工,新兴产业将让赤城的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也更有深度和扩展空间。“赤城好水”已经进入赤城周边的京津市场,以此为基础的茶饮、药饮、功能性饮品等“水+N”产业链条构建正在推进,打造饮用水科技产业园这一举措,将赤城优质资源开发、先进要素聚集、培育更多产业增长支点的愿景具象化了。
集聚创新要素
把赤城转型的文章不断推进下去、延伸下去,根本的动力是改革和创新驱动,具体而言,就是以经济体制机制改革为牵引,加快集聚创新要素,破除发展瓶颈。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赤城年初制定的改革台账中提到,积极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探索利用专项债盘活闲置资源资产路径,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撬动民间投资持续增长。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善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及薪酬管理办法,优化国有企业架构,打造优势业务板块。
强化科技创新效能。年初的县政府工作报告这样部署: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转型,确保规上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30%以上;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支持御久粮等企业申报国家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依托镇宁堡、后城2座机场,大力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加快无人机基地项目建设,构建无人机研发、生产、测试、交易完整链条,为新质生产力增效赋能。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优化环境就是要迎来“凤凰”,措施每一件都具备可操作性,主打一个实在:聚焦群众和企业需求,全力提供“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推行便民惠企落地码等掌上便民措施,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树立“为企业办好事,让企业好办事”理念,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包容审慎监管,妥善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完善“个转企”“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扶持培育新入规工业企业多家,构建充满活力的企业成长梯队。(数据来源:河北省赤城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