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山东交通学院

创新打造“四流合一”涉海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

在服务交通强国、航运强国建设,对接山东省“十强”产业需求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和实干精神的交通事业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2012年始,山东交通学院聚焦航运管理、航运金融、跨境电商3大特色培养方向,针对涉海商科类专业公众认知度低、应用能力要求高、知识更新快等挑战,以及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错位问题,创新构建了服务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涉海商科人才培养范式,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楔形”方案,成效显著。

理念创新:楔形理论破题专业认知

学院创新以学生为中心的涉海商科类专业“楔形”人才培养理念。针对学生专业认同度波动大、持续性不强的问题,学院运用楔形理论,深度跟踪调研学生在专业期望、专业认同、学习动机3个维度的认知变化点、波动峰值及关联强度。基于精准洞察,学院将航运生产运营真实流程深度融入课程体系,推行校企共建教学方案,有效破解了因行业专业化、社会认知模糊、课程滞后导致的学习动力不足难题,稳固了学生的专业根基与发展预期。

模式突破:双主协同重塑育人生态

学院突破传统校企合作“点状对接”局限,创新实施“双主协同、三维驱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该模式明确校企双主体角色定位,通过资源整合与共建、制度协同与共创、价值融合与共塑3大维度协同发力,构建了系统化、深层次的校企协同育人生态。资源共建方面,以校企共建船货港虚实结合平台为载体,通过“虚拟企业”制共建涉海商科类专业;制度共创方面,与地方政府、龙头企业紧密合作,共建实践基地,引入企业高管、行业专家进课堂;价值共塑方面,师生共同参与企业真实项目与社会调研,实现教学相长、能力共进,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产业适配度。

机制革新:多维评价闭环质量保障

学院构建了“多维协同、多级联动”的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新机制。通过企业岗位导向、学校目标统筹、院系过程管控、专业精准评估四级联动,设计了一套多元主体深度参与、评价标准产教融合、信息数据实时共享、质量反馈精准闭环的立体化评价流程。该机制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全要素监测与全周期评价,有效解决了传统评价维度单一、数据滞后、反馈割裂的问题,形成了需求导向、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涉海商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闭环。

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显著提升了学校服务区域发展与创新驱动能力,凝练出一套可复制、可示范的教学改革方案,受益学生3000余人。学院创新构建的涉海商科人才培养“楔形”方案,通过理念创新、模式突破、机制革新,成功破解了专业认同度低、校企协同效果不显著、质量评价不完善3大核心难题,为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涉海商科人才提供了系统化的“高校方案”。未来,山东交通学院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交通强国、航运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孙 龙 马建文)

·广告

2025-06-30

山东交通学院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316199.html 1 <p> 创新打造“四流合一”涉海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