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航空学院
产教深融赋能 锻造高质量工科应用型人才
西安航空学院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陕西省34条重点产业链发展,加强航空工业转型升级、低空经济发展所需的新工科专业建设。以培养工程行动能力扎实、职业素养深厚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导向,精心构建出“学科领航、产教锤炼、航空铸魂”的工科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协同共进、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人才培养与航空报国融合共生,显著提升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促进专业发展与学科建设协同共进。学院依托飞行器多模态异构信息智能感知与处理技术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航空智能制造技术与应用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并转化为教学资源,为专业建设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通过举办高端学术论坛、邀请知名专家讲座、设立跨学科研究项目等方式,有效拓宽专业教师的视野和学科领域,实现学科与专业的协同发展,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8个,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奖项1400余项,累计获批省级以上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600余项。
以产教融合为路径,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学院深刻把握校企协同育人内涵,坚持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道路,依托西安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联合行业领军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共建联合实验室,打造多元化教学团队。打造集实践教学、项目研发、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工程实践创新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近5年来,获批省级科研平台5个、入选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2支、签订横向合同730余项,累计到款金额超2亿元。拥有航空发动机结构及系统实验室、民航运行控制模拟实验室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66个,为我国航空产业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以思政育人为落脚点,深化学生航空报国精神。充分发挥航空特色办学优势,将专业建设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通过构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体系、组建专业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邀请优秀航空人分享航空故事、指导学生参与航空实践活动等方式,深化学生对航空报国精神的理解与认同,激发学生投身国家航空事业的强烈愿望。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1门,第四届“智慧树杯”全国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在国内权威网络平台“新华思政——全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服务”上线9门课程思政案例,培养出一批坚定航空报国、航空强国信念的专业人才。
迈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西安航空学院将始终以服务国家航空事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持续深化“学科领航、产教锤炼、航空铸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拓展校企合作深度,着力培养更多具有扎实工程实践能力、深厚职业素养、强烈航空报国情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推进我国航空事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毕 杨 王 丽 杨亚萍)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