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河南大学教育学部

“情怀引导·数智赋能” 打造卓越教师培养新生态

河南大学教育学部立足“双一流”建设定位,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交叉优势,以教育情怀理论研究为指导、以河南“教育家云书院”平台为媒介,创新探索出一条综合大学职前职后一体的卓越教师培养新路径,为新时代卓越教师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方案。

研究先行:教育情怀提升高水平教师培育标准

学部聚焦教育情怀这一育人核心,以实证研究为基础,通过对108名中原名师进行深度访谈,描述出教育情怀的实践样态:浓郁的情感投入、合理的教学认知、适切的课程理解、巧妙的教育机智;聚焦16位名师个案,探索出教育情怀的生成机制:体验偶发、经验传递、理论自觉;最终阐明了教育情怀的生成路径。

基于研究成果,学部以教育情怀为动力,通过对1865名河南省名师开展问卷调研,创新提出高水平教师素质结构金字塔,涵盖专业情怀(德行修养、专业认同、专业追求)、专业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专业能力(教学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研究能力)、专业引导(引导意识、引导能力、引导成效)4个层面,并据此制定《河南省高水平教师培育标准》,实施职前职后一体化卓越教师培养。

创生资源:职前职后共同参与的课程资源

卓越教师培育,课程是主要载体。学部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精心打造职前职后共同参与、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共同创生的4大课程资源。

一是中原会讲,传承中国古代书院“会讲”传统,由高校学者和基础教育高水平教师围绕同一问题分别进行阐释,形成思想的碰撞与交流;二是师德课堂,聚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6大维度(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邀请时代楷模与教书育人楷模等高水平教师现身说法,以榜样力量涵养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的教育情怀;三是卓越讲堂,汇聚教育家书院专家资源,系统讲授前沿教育理念、教学知识与技能、管理智慧等;四是读书会,遴选教育经典名著,采取“引读—呼应—点评”三段式研读模式,中原名师领读经典、省级名师互动研讨、高校专家深度点评,实现教育经典的当代诠释。

平台开发:数智技术赋能助推卓越培育

学部以数字化为重要载体,创新打造‌“教育家云书院”。平台集成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微格教学、云上测评等多元功能,构建起教育智慧传承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立体化数字生态,为职前职后卓越教师成长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与学习空间。目前,平台注册用户已突破72万,视频号粉丝高达53万,辐射550万人次。

此外,学部秉承“AI赋能、协同创新、生态共建”的核心理念,创新推出“豫见教育家”智能体,依托“教育家云书院”数字资源库,以教育家书院48位研究员为原型,以其教育思想、教学设计、授课视频等构建本地知识库。通过智能体训练,为师范生和新手教师提供教育情怀师德对话、教学设计智能诊断、无生课堂AI评价3大应用,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基本素养。

模式生成:职前职后一体卓越教师培育模式

基于职前职后一体的高水平教师培育,学部已发展形成2种特色模式。

一是以在职高水平教师培养为核心,辐射职前教师培养的“情怀引导 三阶辐射”的高水平教师培育模式。由河南教育家书院研究员牵头,通过中原名师流动工作站、各级名师工作室的阶梯式传导,形成“书院研究员—中原名师—骨干教师—师范生”的辐射链条,在辐射带动中塑造卓越教师的专业引导能力,助推全省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二是以职前卓越教师培养为核心,反推职后水平教师成长的“六维筑基 三环共进”的卓越教师培养体系。“六维”即价值体系、课程体系、活动体系、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资源体系,全面涵养了教育情怀、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引导体现在以卓越教师项目班的培养经验,带动全校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的共同发展,进而反推参与职前卓越教师培养的基础教育一线骨干教师再成长。

迈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河南大学教育学部将始终秉持“情怀引导、数智赋能”的理念,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优化卓越教师培养路径。通过持续深化教育情怀研究、丰富课程资源建设、强化数智平台功能等多措并举,着力为河南省乃至全国培养更多具有深厚教育情怀、扎实专业素养和优秀教学能力的高水平教师,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坚实力量。

(王 萍 姚 松 夏淑玉)

·广告

2025-07-18

河南大学教育学部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317214.html 1 <p> “情怀引导·数智赋能” 打造卓越教师培养新生态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