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多维度联动赋能文化艺术传播

高校作为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场地,肩负着文化传承、艺术传播的重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这一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研究机构,始终坚持“文化化人、艺术养心”的理念,多维度联动赋能文化艺术传播,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艺术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育人维度出发 培养赋能人才

优秀人才是文化艺术传播的主力军,在文化传承、弘扬、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研究院始终保持重视精神涵养、重视文化担当的品格,制定素养全面、基础扎实、能力强劲的人才培养方针,以扎实培养新时代复合型艺术人才,赋能文化艺术传播。

注重学科建设。研究院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进行学科调整,设置艺术史论、艺术批评学、艺术传播学、传媒艺术学4大方向,全力促进艺术学理论学科向“高精尖”方向迈进。及时调整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使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行业,为学生搭建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桥梁。

注重能力培养。研究院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推动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师生共赴中华民族博物馆(中华民族园),走出课堂、走进民族展区,亲身体验和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拓宽艺术视野的同时深化对多元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知,领悟“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研究院以赛事为纽带,持续推动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落地,为行业输送兼具创新力与实践力的复合型人才。联合推进2025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大赛AIGC创作大赛,推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与创作的深度融合,为全球创作者搭建一个展示创意、实现价值的国际化舞台,激发全球创作者的想象力,为AIGC技术注入人文温度,同时为行业培养兼具技术能力与艺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注重实践育人。研究院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积极与优秀企业开展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深化与艺术剧院等单位合作,加强人才供需对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践的机会、为毕业生开拓更多就业渠道,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的有机联动。与社区街道等单位共建“就业育人基地”,助力学生将课堂所学的艺术理论与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以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就业经验,增强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注重国际合作。研究院高度重视国际合作育人,紧抓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机遇,与国外20余所知名高校建立实质性合作,提高人才联合培养水平,提升国际科技合作的广度与深度。

从服务维度出发 发挥赋能力量

研究院紧贴国家需求与社会关切,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与优势,为社会提供教育培训、文化传播等多种形式的服务,以履行社会服务职能,赋能文化艺术传播。

推动传播人才培养。研究院着力争取国家艺术基金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先后开设智慧旅游场景下的艺术创意与管理人才培养班、中国艺术的影像人才培训班,以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为抓手,集结科研院所、高校及传媒行业一线的专家学者与艺术家组成的授课团队,采用“理论+实践”融合教学模式,针对性地培养具备艺术管理能力、艺术传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深度挖掘中国艺术中所蕴含的深厚底蕴与审美价值,讲好中国艺术故事。开办山西省柳林县宣传思想文化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提高学员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作出新贡献。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优质实践活动,与乡村振兴共赴融合文化与创新的美育之约。以“美育润村”实践团为抓手,成功举办高井村版画工作坊,通过教学和实践,将历史与今天、经典文物与现实生活建立连接,引导村民体验手工技艺与时代审美共生的表达方式。围绕“传统”与“现代”探索版画这一艺术形式的当代艺术创作,在培育审美、传承文化的同时,又增强高井村文化治理在乡村美学赋能行动中发光发热。加强与山西省洪洞县、柳林县等地方的合作,推进人才培训项目、服务地方文旅资源宣传,开创文化传播、文旅融合、创意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从科研维度出发 提供赋能方向

文化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处于人类精神世界的高层,与前沿科技的发展相得益彰。研究院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持续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科学构建“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以有组织的科研探索数字技术与艺术创作的新路径、新模式,推动艺术学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深度融合,为推动数字文化艺术传播提供扎实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探索创新方向。研究院立足数字经济时代的大背景,致力于数字艺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地区乃至全国数字艺术发展书写新篇章。联合主办“可见之物”数字艺术展,以探索艺术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有效机制、构建多维度的文化艺术创新发展与共享平台为主旨,总结与推广数字艺术领域的创新成果,探索新时代文化艺术发展方向。牵头承担《全国舞台艺术编剧人才培养策略研究》课题,以理论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加强新时代舞台艺术编剧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课题获批2025年文化和旅游社科研究项目。

探索创新模式。研究院出席2025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重要特色活动——2025北京数字经济体验周启动仪式,携手主办方共同启动北京坊数字艺术街区的联合打造项目,共同打造数字艺术产品和IP,推动数字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推动数字艺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扎实开展“演出新业态发展现状与引导策略研究”等课题的系统研究,全面梳理行业发展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引导策略。课题成果荣获“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2024年度二十佳调研报告”。

(王 芳 杨济行)

·广告

2025-08-01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318031.html 1 <p> 多维度联动赋能文化艺术传播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