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难时刻显担当
在湖南省茶陵县列宁学校,保存着一份抗日英雄邓永耀为这所学校的前身——茶陵县立列宁高级小学所作的校歌。这首歌是他为青少年所作,时至今日,仍然闪耀着理想的光辉。
1938年5月,任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兼东进二团政委的邓永耀,率领二团进到冀南永年县境内,部队夜宿野外,秋毫无犯,买卖公平。同时,他率领部队肃清土匪,城内百姓夹道欢迎东进纵队第二团入城。邓永耀在城内南大庙召开群众大会,宣讲党的抗日政策,指明革命方向和前途,号召各阶层民众团结抗日,并着手组建中共永年县委和抗日县政府、县民族战争战地委员会,相继成立县农民抗日救国会、县妇女抗日救国会等抗日组织,同时鼓励发展工商业,恢复集市贸易,号召农民大种高粱,发展农业生产,加快了冀南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步伐。
1939年初,日军集中五个师团分多路“扫荡”冀南抗日根据地,邓永耀来到了东纵一支队,率部参加冀南五分区的反“扫荡”。3月3日晨,盘踞在武邑县城的日军向西屯一带“扫荡”而来,准备偷袭。这时,邓永耀正在西屯集中部队开会,待听到敌军的枪声时,情况已十分紧急。他果断命令一部分指战员组织和掩护群众转移,一部分约30名指战员由他亲自率领奔向西屯村西,抢占有利地形,担负阻击并将日军引入伏击圈的任务。在激烈的交战中,他头部和腿部均中弹,最终因伤势过重、流血过多,壮烈牺牲。
1940年,武邑县军政民各界在邓永耀墓前立碑撰文纪念,碑文载“邓公永耀,江南有志之士也……领导东纵驻军来武,以身作则,英勇杀敌,先后数十役……革命队里损支柱,杀敌场上消先锋,武邑群众相见最切,相感最深”。
(据新华社长沙8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