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 勇争先
和平大钟的钟声一声声,沉重如历史的心跳。今年7月7日,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仪式现场,庄严的国歌声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上空响起,百余名各界代表敬献的花篮在静默中诉说着无尽的哀思。缅怀先烈,以史为鉴,守望和平。紫金山麓的航空烈士纪念碑巍然屹立,4299个名字凝固于石壁。雄鹰虽逝,其翼若垂天之云,英雄精神在时光流转中从未褪色。
回溯烽火连天的岁月,江苏曾是日伪统治的中心地带,是华中敌后抗战的主战场,这片土地浸透着英烈的热血——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的决绝冲锋、徐州会战的铁血焦土、车桥战役的奇谋智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八路军在江淮河汉间与日伪军展开艰苦卓绝的周旋与搏杀。据统计,在全面抗战中,江苏军民苦战两万余役,抗击并最终歼灭日伪军二十万之众。
战火弥漫中,另一场隐秘的较量从未停歇。日伪的“贸易统制政策”疯狂掠夺和全面封锁抗日根据地,企图扼杀经济血脉。江苏军民以“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为盾,发起自产和代用运动,以智慧与坚韧织就生存之网。各抗日根据地共发行120余种抗币,逐步形成了独立的金融货币体系。到抗战胜利时,在苏北、苏中解放区,已经确立了抗币的本位制。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战火中崛起的江苏,不断焕发勃勃生机。曾几何时,长江一江之隔便是经济发展的鸿沟;今日再看,江苏十三市个个“能打”。2024年,南京、苏州、无锡、南通、常州5个城市的GDP均超过万亿元。县域经济同样璀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江苏独占24席,前10名中占据6席,昆山连续20年稳居首位;城区发展亦不遑多让,全国百强区占22席,前10中江苏占3席。
江苏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动脉。长三角一体化引擎轰鸣,徐州、盐城、淮安借力上海,加速融入长三角产业集群。拥抱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大机遇,江苏深化陆海统筹,推动东西双向开放,连云港作为长三角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作用日益凸显。
英烈们以血肉之躯托举的黎明,已化为眼前的万家灯火与繁荣昌盛。钟声犹在耳畔,从烽火岁月到锦绣今朝,英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江苏人奋勇前行,书写着新时代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