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郭 言

9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从人类社会前途命运的高度出发,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顺应国际关系实践客观要求,为改革和优化全球治理注入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全球治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几百年来从无到有、由小及大,逐步塑造了今天的国际秩序。80年前,中国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同各国一道创立了联合国。80年来,在以联合国为主体、涉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广泛领域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下,人类社会进入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成果最丰富的历史阶段。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世界格局在不断变化。全球治理体系也必须与世界格局的演进相适配,以进步的理念回应时代呼声,以发展的姿态补齐治理短板。

今天的世界,呈现出多重新特征。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化,世界各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人类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复杂,从恐怖主义到重大传染性疾病,从地缘冲突到环境危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能独自解决所有问题。另一方面,世界加速走向多极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全球南方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追求世界和平与发展以及独立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呼声和诉求高涨。

在新的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下,全球治理体系面临严峻挑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横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回潮,严重冲击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公然挑战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个别国家阻挠国际机构改革进程,试图垄断全球治理话语权,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难以得到充分体现;国际机构运行效率、应急反应能力和工作透明度有待提高。

面对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全球治理该何去何从?退回到你输我赢的“丛林状态”,是开历史倒车,不符合人类共同利益。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维护国际法治权威、提升多边机制效能、弥补国际治理赤字,才是正确方向。

以联合国为主体的全球治理体系,是国际社会发展的支柱,是增进人类福祉的基石,需要的是维护,不是破坏;是改革,不是另起炉灶。

新时代中国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弘扬真正的多边主义,主张世界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由各国共同分享,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赢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中国提出并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全球治理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后,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也是新时代中国为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作出的又一重大历史贡献。

全球治理倡议源自中国,惠泽世界。中国一直坚定奉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把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发展大格局中,与世界深度交融、命运与共。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坚持各国不管处于何种政治体制、地域环境、发展阶段、文化背景,都可以在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过程中,谋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共同完善全球治理。

全球治理倡议根植历史,面向未来。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秉持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天下观,一直有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和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更加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以胸怀天下、立己达人的大国担当,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中国推动完善全球治理,追求的绝非一国之利益,而是一个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国,对时代之变和世界期待的积极回应。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以巨大勇气和历史担当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对这一历史性胜利最好的纪念。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当下,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发出关乎人类社会前途命运的时代强音,映照现实、昭示未来。

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云集天津,全球目光聚焦海河之畔,国际社会也在用行动表达这样的共识:完善全球治理是人心所向,推动合作共赢是历史大势,中国则是推动时代潮流滚滚向前的中坚力量。

纵使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甚嚣尘上,人类社会也决不会退至强权政治至上的无序状态。纵使局部冲突与地缘博弈时有发生,国际秩序也决不会倒回丛林法则主导的旧时代。大道不孤,众行致远。只要各国携手同行,共同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就一定能够为人类社会开辟出更加光明的前景。

2025-09-02 郭 言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319727.html 1 <p> 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