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河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创新学生培养模式与数学教材智能变革

在数字化浪潮与产业升级双重驱动下,河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近年来积极探索“数智融合、科教协同”的教学改革路径,通过教改项目《以科研平台为载体的应用统计专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及《基于大学数学知识图谱的大数据处理数字化教材建设及应用研究》,构建了“科研反哺教学、数据驱动教材”的创新育人体系。

科研平台为载体,破解专硕培养“产研脱节”难题。针对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培养中普遍存在的“理论学习与行业需求错位”问题,项目团队依托河南省人工智能理论及算法工程研究中心,由中心负责人、河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领衔,通过“平台—课程—校企”三维联动,打造了特色鲜明的实践育人生态。通过自主打造公众号(累计阅读量近20万)、视频号等新媒体形式,定期开展“人工智能理论及算法应用实战系列培训”“优秀毕业生经验分享”等活动,联合企业共建“智能医学诊疗研发中心”“农作物种质资源表型数据智能鉴定研发中心”“智能测控数据处理研发中心”3大校企研发平台,形成“三阶四维”培养模式。

三阶递进:基础课程阶段(夯实数学建模与编程基础)—科研项目阶段(参与横向课题真实数据分析)—产业实践阶段(入驻合作企业完成毕业设计);

四维协同:通过“课程案例库(企业真实数据)+双导师制(校内导师、行业工程师)+竞赛驱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竞赛等)+认证衔接(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师认证)”实现能力闭环培养。

知识图谱为基,重塑大学数学教材“智能基因”。聚焦大学数学课程的数字化转型,自主搭建覆盖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的“大数据处理知识图谱”,将传统教材升级为具备3大功能的智能学习系统。

动态关联学习:基于图谱关联知识点与大数据处理案例(如金融风控模型、医疗数据分析),学生可一键跳转至关联应用场景;

智能辅助工具:配套开发的数字人小助手“河宝儿”和课程AI助教系统,支持智能问答、作业智能批改等的AI智能体等;

教学效果可视化:教师端驾驶舱实时显示班级知识掌握热力图,精准定位教学薄弱点。

河南大学的教学改革直击应用型人才培养难点,尤其是依托省级科研平台开展的“真实场景—真实数据—真实问题”教学模式,以及“知识图谱+AI交互”的设计理念,为相关专业的学生培养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

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学生参与横向课题覆盖率以及全国性专业竞赛奖项荣获国家奖项比例大大提高。合作企业评估显示,毕业生在“智能医学影像分析”“农业大数据建模”等AITA中心重点研发领域的实战能力尤为突出。

(杨晓慧)

·广告

2025-09-05

河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319933.html 1 <p> 创新学生培养模式与数学教材智能变革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