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多方协同打造世界一流民营企业

李红娟

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往往不靠企业“单打独斗”,而靠“团体作战”。加快构建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一流创新创业生态,推动融合式发展、集群式发展,至关重要。

前不久,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榜企业无论是从规模、活力或是创新力看,都属于我国一流民营企业,代表了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坚定了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最活跃的微观主体,是促进创业就业、提高人民收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依托载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2023年7月份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2025年4月份发布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有力推动了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024年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数量达到5650.4万户,占企业总量的92.3%。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超过42万家,占比达92%以上,2024年民营企业首次成为我国高技术产品的最大进出口主体,一大批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脱颖而出。全国工商联发布调研报告显示,2024年,民企500强入围门槛已经提高至270.23亿元,营收总额达43.05万亿元;户均营收861.02亿元,较上年增长2.72%;营收超过千亿元的企业共105家,较上年增加8家。

也要看到,我国民营企业500强实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比如,创新研发能力仍然不足,企业产权和法人治理体系仍需完善,企业绩效和国际化程度仍待提高。特别是近期,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面临全球价值链重构、竞争压力加大等诸多外部挑战,如何在创新中寻找出路、实现突破、发展壮大,是当前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往往不靠企业“单打独斗”,而是靠“团体作战”。加快构建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一流创新创业生态,推动融合式发展、集群式发展,至关重要。下一步,应从存量和增量政策着手,着力解决政策“最后一公里”问题,扎实推动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多方协同搭建更为广阔的舞台,支持、引导、鼓励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勇担重任、善作善成,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参与现代化建设中做强做优做大。

建立世界一流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金字招牌”,更是衡量该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在政策、服务和生态体系建设方面开展突破性探索,打造区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民营经济集群,推动民企加快提升全球资源配置力、技术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秉承“向新而行”“向质而动”方向,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共同发力,推动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强强联合,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龙头带动、重点突破、梯队协同的产业链创新发展格局。以更大力度加强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发展,推动民营企业创造更多有行业贡献和社会效益的科技成果。鼓励和引导头部民营企业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深层次合作,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创新构筑竞争新优势。

全面提升现代企业治理水平。打造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企业,并不是一心求大,而是帮助企业从大变强变优,从国内走向国际,对接国际标准和规则,推动“硬实力”和“软实力”双提升,助力企业在参与全球竞争中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坚持长期主义,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建立完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提升现代管理水平,聚焦专业领域,深耕优势领域,在所属行业领域不断增强竞争力。坚持在开放中促发展,在发展中谋开放,跳出自身企业看企业,跳出中国企业看企业,积极融入全球产业分工,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标杆企业。

(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

2025-09-11 李红娟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320227.html 1 <p> 多方协同打造世界一流民营企业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