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全面依法治国的社会基础
9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该部法律明确了各方对法治宣传教育的职责任务,更好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法治宣传教育的新需求。
制定出台法治宣传教育法,旨在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形成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夯实全面依法治国的社会基础,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以案说法、以案释法的普法形式更有说服力和警示效应,让人们直观感受到法律的边界和内涵。法治宣传教育法规定,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应当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案件办理过程,结合各自的职责,运用依法公开审理案件、法律文书释法说理、发布解读典型案例等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
法治宣传教育法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开设法治教育课程,利用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等场所开展法治实践教育。中小学校应当按照要求聘任法治副校长,配备受过专业培养或者经过专门培训、能够胜任法治教育任务的教师,可以聘任校外法治辅导员。这些规定有力推进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体系,充分发挥法治的育人功能。法治宣传教育从娃娃抓起,多方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将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供更好保障,为法治社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