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鲁迅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

以文化遗产文创课程为载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遗产是各地各民族人民在漫长历史中创造形成并世代传承的灿烂成果、是民族的文化烙印和智慧结晶。鲁迅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依托辽宁省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新质生产力赋能辽宁‘世遗’文旅品牌创新——辽宁世界文化遗产地文旅品牌数智化展示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4-JBZX-YBXM-19(由辽宁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积极探索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相融合的艺术设计教育创新模式。在新时代教育语境下,美育与思政的深度融合不仅关乎艺术设计教育的质量提升,更关系到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的培育。学院立足艺术设计学科特色,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文创产品设计课程作为综合育人平台,通过项目化教学引导学生在创作中理解文化、在设计中体悟认同、在实践中凝聚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政策引领美育 融通思政教育

新时期我国高度重视美育改革与思政教育融合。2015年国家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美育全过程,引领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念,陶冶高尚情操、培育民族情感、激发创造活力,全面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高度重视美育工作,要求在美育教学中渗透德育价值,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文化自信。

与此同时,学院将“大思政课”建设理念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思政课”意指突破课堂局限,将社会实践、专业课程等各环节融通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广阔课堂。学院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和民族团结意识。特别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明确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学院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将其融入教育教学各个方面,从课程理念、课程设计到课程作业进行全面贯彻,以专业之力服务育人使命。

坚定文化自信 构建育人体系

艺术设计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立足国家文化战略需求,鲁迅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课程建设中秉持“专业+思政+文化”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文化自信”确立为课程建设的核心目标,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民族文化元素,有机融入教学内容。通过课程思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融入设计人才培养全链条,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在课程体系优化上,课程构建“理论教学+实践项目”的双重模块,将民族文化融入专业教学的各个层面。一方面,在专业必修课中渗透中华美学精神和民族艺术理念,使学生理解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特殊价值。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中引入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设计项目,鼓励学生将传统元素转化为现代设计语言。同时,采用案例教学法,精选中外优秀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案例,让学生多维剖析设计背后的文化元素提取与表现手法,体会如何在现代设计中传达民族精神,促进了学生在设计中理解文化、传承精神。

讲述民族故事 创意体悟认同

在民族文创设计课程中,《民族乐器檀香扇》是学生自主完成的一件代表性作品。课程以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为主题,鼓励学生以设计语言诠释民族融合的时代内涵。课程要求以传统檀香扇为基础载体,融入多个民族传统乐器的形态元素,通过设计表达“同声共振、美美与共”的文化理念。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创作,在调研蒙古族马头琴等民族乐器基础上,发现不同乐器虽源于不同地域,却都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生活与情感的共同表达。作品中扇骨借鉴琴弦的律动线条、扇面以镂空工艺嵌入乐器轮廓,使9种乐器的负形在扇子展开时相互映照,形成多民族文化共鸣的视觉象征。

这一创作过程实现了学生从“认知文化”到“认同文化”的转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每一件乐器都不仅是声音的媒介,更是民族情感与文化记忆的符号。当这些乐器绘刻在一把檀香扇上时,象征着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同根同源、和合共生。学生在反复推敲造型与寓意的过程中,逐渐理解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不同民族的艺术形态虽然各具特色,但共同谱写出中华文化的和谐乐章。通过这把檀香扇,学生们以视觉设计的方式讲述了民族团结的故事。作品成为课堂教学“以美育人、以创育魂”的生动注脚,印证了民族文创课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特有价值。

立足文创课程 探索融合路径

学院的民族文创设计课程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德育熏陶融为一体,通过文化主题项目引导学生在设计中思考、在创作中受到教育。专业课程不再孤立于价值观培育之外,而是成为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思政元素也不再停留于宏大说教,而是融入具体的设计任务与团队协作之中。通过民族文创项目,学生既学会了如何提炼传统文化元素并创新表达,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人才培养因此增添了维度,设计人才不仅要有创意有技艺,更要有情怀有担当。这种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有助于培养出兼具文化自信与创新能力的新时代设计人才,实现了设计教学与铸魂育人的同频共振。

(宗 诚 刘丰溢 刘思如)

·广告

2025-10-18

鲁迅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322174.html 1 <p> 以文化遗产文创课程为载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