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大学美术学院
赓续红色基因 筑牢思政根基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承载体。书法教育不仅承载着审美和技艺训练的任务,更在文化传承、精神塑造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临沂大学美术学院高度重视书法教育,通过书法教育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引导学生认识书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理解书法艺术如何反映国家的发展与时代精神,从而增强文化责任感。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不断加深,艺术教育中的课程思政改革成为了重要的时代课题。如何在书法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如何使思政教育真正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成为临沂大学美术学院不断探索的方向。
临沂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专业依托深厚的地域文化背景,将红色文化、沂蒙精神与书法教育相结合,积极探索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路径,形成具有特色的育人模式。学院秉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理念,通过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强化、思政元素深度融合等方式,利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红色文化资源,将书法教育的专业价值与时代价值相结合,培养具备家国情怀、文化自信与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书法人才,为新时代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在思政育人方面实现创新。
创新课程思政 融入红色文化
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规范和艺术修养培养置于首位,探索书法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合路径。通过构建全方位育人机制、融入红色文化等方式,学院形成了新的育人模式,即红色引领、“一体两翼”,构架了文化自信、家国情怀、使命担当、和谐观念、民族自信与抗挫能力的“六维思政”模式。
构建全方位育人机制。学院以教师与学生为主体,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通过建立跨学科合作平台,学院鼓励书法学科与历史、哲学、政治学等学科进行交叉融合,使学生在学习书法技艺的同时,能够系统地理解书法与社会文化、政治历史的关系。学院还定期组织教师研讨会,研究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书法课程,使育人模式更具系统性和针对性。此外,学院建立导师责任制,每名教师不仅承担书法技艺教学任务,还需指导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帮助他们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导师责任制的推行,确保了思政教育在书法专业中的持续性和深入性。
在书法教学过程中,学院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尤其是沂蒙精神的育人价值,使其成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专业结合沂蒙精神的思想内涵,通过讲解革命书信、碑刻、题词等红色文化载体,使学生在学习书法技艺的同时,深刻感悟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认同与民族自豪感。
学院还结合地方特色,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比如,组织学生临摹红色经典书法作品,并鼓励学生以现代书法艺术形式表达新时代的红色文化精神。同时,学院积极与地方博物馆、纪念馆合作,共同开发红色文化书法课程。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红色文化书法展览、策划主题书法展等方式,深化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优化课程设置 强化文化认同
学院致力于将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全过程,突出课程的思想性与价值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政教育,提升思想政治素养、道德观念与文化认同。基于书法专业特色,学院系统梳理课程体系,依托课程内容深挖思政教育元素,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
开设特色课程,深度融合地域文化。沂蒙精神以“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为核心,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奉献精神、艰苦奋斗意志和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是宝贵的地域文化资源。学院结合临沂市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开设《沂蒙文化与沂蒙精神》通识课程,并开发出版了《沂蒙书法文化研究》一书。使学生全面了解沂蒙书法文化及沂蒙精神的形成背景、历史意义及当代价值,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能吃苦、善创新、敢担当、乐奉献”的优秀品格。
强化实践教学,深化文化认同。学院强调“以实践促认知”,组织书法专业学生深入沂蒙革命老区开展社会调研和书法创作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沂蒙革命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等红色文化基地,让学生在实地考察中感受革命历史的厚重感,从而在书法创作中更好地表达对红色文化的敬仰。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提升教学效果
学院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利用教学平台记录过程性评价,实现教学评价从单一评价到“N+1+1”模式(N为过程性评价、第一个1为期末综合性考核、第二个1为长期发展追踪)到“增值性评价”(聚焦学生个人成长,通过学生接受某一阶段教育时前后纵向对比和数据建模实现精准评估)的改革,体现了评价的客观性、公平性。客观公平的评价体系,为教师提供了更加准确的反馈,进一步促进了课程思政效果的提升。
调研数据显示,采用“增值性评价”模式后,学生红色主题作品参展率提升;毕业生从事文化传播、教育行业比例增加;课程思政满意度更高。
临沂大学美术学院的实践表明,书法教育不仅是技艺传授,更是精神塑造。通过红色基因的有机融入,学生从“学书法”升华为“悟精神”、从“练字”升华为“铸魂”。在新时代背景下,临沂大学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与书法教育的融合路径,以沂蒙精神为引领,创新课程体系,深化思政教育改革。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课程思政”改革,以书法艺术为载体,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房 彬 卞 宏 杨晓玲)
·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