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为线上演出插上翅膀
近一段时间,多位知名老歌手举办线上演唱会,在各类视频平台纷纷开唱,引得不少网友怀旧,“爷青回”成了弹幕热词,并引发了现象级传播。
线上演唱会并非新鲜事物,早在多年前便已成功实践并斩获不俗成绩,但彼时的线上演唱会更多是配套线下演出而推出的带有试验性的附属产品,并未成为演艺市场的主流形态。随着演艺市场业态的新发展,昔日的“配菜”如今摇身一变,成为演艺行业、视频平台等争相入局的“香饽饽”。
日前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线上演唱会便是这一举措的生动实践,其如火如荼的发展现状,既得益于政策支持下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红利,也受惠于数字技术的持续赋能和市场需求的稳步高企。
一方面,日益发展的数字技术为线上演唱会的落地提供了有效支撑,越来越多的文化场景、文艺作品借助科技力量实现了数字化、线上化,比如网络直播、数字藏品等,文化科技融合成为未来文化市场、演艺行业、文创产业显而易见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稳步增长的用户基数为线上演唱会的兴起提供了广袤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网络音乐用户规模分别达7.03亿、7.29亿,其中,演唱会直播的用户规模为1.42亿。
凭借“情怀”和“IP”这两张王牌,线上演唱会圈了一波粉,为当下疲软的演艺市场注入了蓬勃活力,一时间被人们视为新的行业风口。然而客观来看,线上演唱会这一新兴业态能否在疫情过后继续独立存在,尚未形成定论,还有待消费习惯的进一步养成、行业发展的进一步规范,且现阶段线上演唱会暴露出来的“隐疾”也属实不少。比如,平台价值不高、临场感不佳等,这些被市场所质疑、被用户所诟病的问题都为行业的长远发展留下了不确定性。
线上演唱会行稳致远,需要从业者立足行业自身,既强长板也补短板,合理借助“情怀”“IP”等外力谋求出圈的同时,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强化品牌价值,释放带动效应、发挥引领作用,促进文化市场、演艺行业的繁荣发展。一味依靠消费者的怀旧情怀、知名歌手的原有IP等外部因素,不仅难以构筑线上演唱会业态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还将诱发用户的审美疲劳、降低用户的消费意愿。
临场感、互动性是线上演唱会独立于线下演出而存在的关键。从业者应充分借力文化科技融合,抓住元宇宙发展机遇,积极探索运用VR、AR、MR等虚拟技术,增强线上演唱会的临场感和交互性,突破时空限制,为用户提供超越线下演出、更加生动有趣、更强互动体验的独特消费感受,以此拉近人与人的距离,更好留住用户、温暖用户。
构建拥有较好发展前景、较大市场空间、较高科技含量、较高文艺品位的线上演唱会产业,既是文艺工作者、消费者的共同需求,也是文化数字化的发展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数字科技赋能助力下,线上演唱会将成为具有独特商业价值的文化产品,并以高质量发展回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