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 天更蓝
微风拂过,柳叶摇曳,树下的黑心菊开得正艳,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康花园小区内绿意盎然。“石嘴山这几年环境越来越好了,山水环绕,绿树成荫,水美景美,如同梦境一般!”
去年,宁夏石嘴山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2.5%,同比增加2.5个百分点,是近8年最优水平。这个曾经上了国家环保黑名单的西北老工业基地,以决心和行动守护着煤城的蓝天。
石嘴山市如何呵护天蓝城绿?作为国内三大煤炭基地之一,倚能倚重的工业结构使当地环保整治的压力越来越大。“从治标不治本到全产业链综合整治,我们经历了高污染期、治理瓶颈期直到如今的改善提升期,一路跌跌撞撞地走了过来。”石嘴山市委书记褚伟说。
红灯亮起
曾经的石嘴山市,因煤而兴,也因煤而“污”。企业没有环保设施,乱排乱放的问题随处可见。2002年至2003年,城市周边的工业园区随处可见冒着黑烟的烟囱和遍地的煤灰,甚至出现了酸雨。
“由于当时整体大环境的环保意识都不强,一些标准也没有细化,石嘴山对企业的治理比较粗放。直到一份‘黑名单’的公布,大家才如梦初醒。”石嘴山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郑建军说。
2004年7月,原环保部公布全国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共114个重点环保城市,石嘴山市排名倒数第四。随即,原环保部开始了晋陕蒙宁四省区电石铁合金焦炭行业清理整顿工作。
“红灯亮起,我们立即实施关停并转。”郑建军说,石嘴山市扒烟囱、拆锅炉、淘汰城区内的燃煤锅炉供暖,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踏上工业企业规范化治理的征程。
从2010年开始,为了解决从前煤矿、电厂遗留的矸石山和粉煤灰问题,石嘴山市下定决心做一件“大事”,那就是整治3座“黑山”、7个大坑。
“黑山”,是倾倒粉煤灰的渣场。石嘴山市惠农区有2座,大武口区有1座。大武口区奇石山曾是当地的“第一煤渣山”,经过20多年的强排放,粉煤灰场占地1平方公里,存量1100万立方米,最高处达18米。平时污水横流、粉尘弥漫、草木难生。以前,山上的浮灰有10厘米厚,遇到刮风天,沙尘要刮到四五公里以外的地方,是大武口区的主要污染源。
为了彻底整治煤渣山,石嘴山市利用煤渣山已经形成的地形,在山上覆土1米,建设中华奇石山。堆填土方146万立方米,铺设灌溉输水管道15公里,栽植各类树木11.4万株,煤渣山彻底成为过去时。
综合整治
为了碧水蓝天,钱没少投,力气没少费,正当石嘴山自我感觉良好时,却被国家环保督察组再次亮起“黄牌”。
“一句话,距国家标准差距太大。2016年,国家一系列硬性指标下来,真把我们许多干部搞蒙了!”石嘴山市生态环境局机关纪委书记王彦军作为一名环保战线的老干部,对当时的情况十分感慨,他说:“2015年之前国家没有出台大气污染防治的硬性指标,国家环保督察组来到宁夏反馈了一些问题,那年成为全市环保整治工作的分水岭。”
按照督察组的意见,石嘴山市出台新规,严查企业。但2019年国家环保督察组再次来石嘴山市实施“回头看”,依旧是查摆出一大堆问题。通病就一个,即铁合金、碳素、电石、焦炭行业的治污水平仍然偏低。
为什么经过多年整治,许多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本整治?为企业技改投了不少钱,关停了不少企业,怎么就是达不了标呢?
2019年,石嘴山市生态环境局率队组织全市环保系统21名骨干去济南、郑州、唐山、包头等几个重点城市考察。“总结下来,这些城市的经验是推行全链条整治,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王彦军说,这些城市的大气污染治理开展得比较早,标准也高,从物料来厂的存储、窑炉的污染防治装备到产品包装出厂,启动全链条整治。各地政府也出台了政策制定标准,以奖代补,监督到位。石嘴山之所以治污水平偏低,症结在于没有从源头和整个生产流程上解决根本问题。
“新时期的环境建设,必须以全新标准、全新理念踏上全新的起跑线。”石嘴山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苏燕说,石嘴山市于2019年4月启动了工业企业规范化治理,以火电、钢铁、活性炭、铁合金、电石、焦化等行业为重点,在工业领域推进厂区环境、大气、水、固废、排污口、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治理,制定方案与制度,用全链条、全领域、高标准来要求企业整治。
“截至去年底,全市高耗能行业投资39亿元,新建、改建现代标准化车间770个、新增防治排污设施1700套。”苏燕说。
高耗能、高污染一直是困扰铁合金产业发展的难题。近年来,以宁夏吉元循环发展有限公司为依托的吉元集团通过与北京一家企业“联姻”,建成了全球首个铁合金领域利用矿热炉尾气生物发酵制燃料乙醇项目。“我们利用工业尾气生物发酵法制清洁能源燃料乙醇,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8万吨,相当于种了9.5万棵树。”吉元集团总经理莫军红说,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研发以岩矿棉、燃料乙醇为下游两翼延伸产品,推动循环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三年全链条整治立竿见影。截至去年年底,石嘴山市工业园区企业基本实现了物料封闭堆存管理,场地硬化、绿化,无组织废气、粉尘排放基本得到有效控制。据统计,工业企业厂区硬化、绿化裸露地面积达439.1万平方米;新建全封闭料仓和车间772个,面积达245.9万平方米;对711套污染防治设施进行了改造升级;新增污染防治设施996套;规范化治理固废危废贮存场所159间,企业污染治理总投资达39.67亿元。
联防联控
“如果你去年来我这里,还会看到到处都是一片灰黑,白色衣服穿不了,房间关上门窗都挡不住煤灰。”平罗县工业园区服务中心主任骆红说,平罗县崇岗镇先后有过大大小小上千家煤炭经营企业,多数属于粗加工企业,布局分散、规模小,市场无秩序、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渐凸显。
规模化高耗能企业的环境整治已见成效,这样“冒黑”的大大小小煤炭加工区成为石嘴山蓝天保卫战的最后1公里。
之前园区共有587家企业,经过治理,占地少于50亩、手续不齐全的都按规定取缔。骆红梳理起崇岗镇煤炭加工区这两年的改造成果:
截至2020年8月底,崇岗煤炭集中区内的587家企业全部实施关停整改;取缔各类散乱污企业484家;整改保留了103家企业;超额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414家散乱污企业的整改任务。平罗县持续加大对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投资近2亿元新修4条道路;生态修复造林2500亩,栽植各类树木近50万株;修筑防洪堤坝6.5公里;铺设排污管网24公里,进一步完善了集中区的基础功能,提升了园区的承载力。
“我们公司于2007年成立,年产精选煤30万吨,之前一直露天生产。响应当地政府倡导,我们上马了环保设备,2019年5月我们投入2000万元建设3000平方米封闭式钢结构储煤仓,购买一台12平方米数控洗煤机,按规定配备浮选、压滤机,碳素炉也上了脱硫塔进行达标排放。2019年验收合格后,政府给予补贴50万元。”宁夏平罗县星昌煤炭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有良说。
除了在环保整治死角上下功夫,机制上也进行积极改革。
2019年5月,平罗县煤炭集中区环保综合整治工作按下“快进键”,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外围环保整治暨平罗县崇岗煤炭集中区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指挥部成立了,大力推行“4321”工作法,多部门形成强大合力,全力开展整治工作。
“这种联防联控创新机制很有成效。”石嘴山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徐斌说,过去环保工作靠生态环境局单打独斗,如今,为了加强对各环节的监管,全市各职能部门都参与进来,让污染物无处可躲。
联防联控机制很快出台“升级版”。2020年,石嘴山出台制定《大气攻坚“1+9”专项行动方案》,一是建立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调度机制,充分调动、发挥相关部门环境保护职责,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全力推进各类污染源防控措施,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建立区域大气联防联控制度。健全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持续完善石嘴山市与乌海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石嘴山市与阿拉善盟行政公署签订生态环境协同保护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环境保护协作机制,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合力。2020年以来,多次与乌海市共同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
齐抓共管出实效。数字的向好是最有力的证据,通过近20年的努力,石嘴山市的天终于蓝了。
“未来,我们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PM_10达标,持续推进工业深度治理,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强化扬尘防控。”石嘴山市市长王伟说。
站在高高的贺兰山上,石嘴山天蓝水碧之美景尽收眼底。贺兰山脚下这片历经周折的土地,正如璞玉般慢慢被拂去蒙尘,迎来熠熠生辉的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