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大学
强化新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创新与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应立足时代背景,持续探索思政教育创新路径,提升育人质效。嘉兴大学通过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切实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思政课堂、专业课程、校园文化之中。
提高思政课“含金量” 守好立德树人主阵地
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培养形塑时代新人的重要载体。学校通过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系列措施,不断开发思政“金课”、打造思政“金品”,厚植青年健康成长的思政沃土。
以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为目的,学校举办“红船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教学沙龙、“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专题讲座,探讨红船文化融入思政课程的重要性、内容的契合性和融入的具体途径,促进师生对传承红色文化以及如何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政治理论课有更深刻的认识,为打造“红色文化育人”的特色课程带来更多思路;以提升思政课实效为目标,学校举办全校思政课教师研修班、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设计与技能竞赛,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的暑期实践研修班,为思政课教师提供多样的交流学习的机会,助力教师们积极探索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提升铸魂育人实效
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可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学校积极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和路径,有效指导并推进学校、院系、教师不同层面的课程思政建设。
嘉兴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举行青年教师课程思政微课教学设计比赛,展现学院青年教师精湛的教学能力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有效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提升各门课程的育人实效,以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目的;嘉兴大学设计学院不断探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建立思政课程群,在《图形创意》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中的吉祥表达、在《色彩构成》实践中引导学生将中华国粹元素融入其中、在《字体设计》中设计红色主题电影字体、在《插画设计》中手绘革命文物,心怀红色传统等;嘉兴大学外国语学院开展“外语教育中的课程思政”高端论坛、“课程思政与智慧课堂深度融合”和“新文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教研活动、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会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推深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嘉兴大学平湖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成功举办主题为“敢为开拓者,奏响新华章”的思政微课大赛,推动思政工作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打造“行走的思政课” 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可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相连,让思政教育变得有意思、有温度、接地气,也更有感触。学校深入推进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协同育人,使思政课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提升思政课的说服力,引导大学生汲取精神力量,使火热的青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学校与浙江省建德市相关单位共建校地党建共同体、大思政教育教学教研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与教育实践基地;与南湖革命纪念馆等签订高校与“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协议,在实践研学、开发红色优质教学资源、优化“大思政课”师资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推进“大思政课”的建设,充分发挥“大思政课”实践研学基地的育人功能,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组织学生赴革命事迹展陈馆、纪念馆、海盐沈荡酿造有限公司进行社会实践调研,现场学习感悟革命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嘉兴红色文创设计”暑期社会实践,让学生通过参观历史文物、聆听党史故事、专家访谈等形式,对红船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外延价值有更全面的认识,设计出能够讲好嘉兴红色故事的文创产品,更好传承红船精神。
(杨玲飞 王凤华 葛建伟)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