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促进创投“募投管退”良性循环

马春阳

近日,科技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以下简称《举措》),其中重点围绕畅通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提出一系列新举措,引导其更好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金融资本是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创业投资是支持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在以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因自身规模小、抵押物不足、信用记录缺失等因素较难获得贷款。相比之下,创业投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特征,更适应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可以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创业投资。去年6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为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从实践中看,由于市场环境波动、资金考核约束等因素的影响,创投机构对科技型企业的赋能效果并未得到充分展现。此次印发的《举措》,聚焦创投支持科技创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症下药、针对性强,将进一步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激活创业投资市场活力。

募资来源更加广泛。《举措》提出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支持创业投资机构发债融资等。我国是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通过强化对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的探索,可以进一步释放银行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为市场注入更多金融活水。同时,通过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将为股权投资机构拓展一条资金渠道,帮助解决募资难的问题。

投硬科技更敢出手。《举措》就优化国有创业投资的考核评价机制,提出健全符合创业投资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国有资本出资、考核、容错和退出政策机制。过往,由于国有资金受限于保值增值考核要求,导致其“畏首畏尾”,很难将资金真正注入那些有潜力但风险大、回报周期长的硬科技项目,而《举措》此次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依据,将加快为国资创投“松绑”,推动更多资金流入科技创新领域。

退出渠道更加畅通。《举措》提出开展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实物分配股票试点、鼓励发展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等,再次强调了健全创业投资退出渠道。受多种因素影响,去年以来A股IPO速度较此前放缓,让长期主要依靠IPO实现退出的创投机构陷入了退出难境地。《举措》的出台,将推动创业投资退出渠道多元化、相关试点工作深化,有利于为创投机构的退出创造更好条件。

需要看到,创业投资领域涉及面广,要实现行业“募投管退”良性循环需多个金融管理部门协同发力。各部门应以《举措》的出台为契机,攥指成拳、通力合作,加快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相信随着《举措》的落地显效,我国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将进一步健全,创投市场活力也将被进一步激活,进而在促进科技型企业成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2025-05-28 马春阳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314448.html 1 <p> 促进创投“募投管退”良性循环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