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中共德宏州委党校

党校在法治赋能强国建设中的实践与担当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抓手,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加强人才队伍的法治能力培养,特别是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法治意识合格的人才队伍,不仅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要求,更是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

中共德宏州委党校立足党校职责使命,强化党校人的担当作为,全面对标对表国家决策部署,结合地方实际推进法治实践,以法治赋能强国建设,促进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推动德宏州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宣传和干部教育保障。

坚持法治赋能立德

党校通过自身行为引导社会公众守法、信法,让遵守法律成为社会普遍行为,为法治德宏建设贡献党校力量。

打造赋能立德平台。建设德宏州干部教育法治现场教学基地,提高学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强化其廉洁自律、依法办事的意识。

建设赋能立德队伍。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警示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其法治意识和纪律观念,持续筑牢思想防线。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中学习,集体研学《八项规定改变中国》,观看警示教育片《变脸人生》,以作风建设新突破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良好工作生态,充分点燃教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与动力,推动党校各项工作在高质量发展上出彩出色出众。

强化法治赋能育人

党校聚焦云南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与壮大“三大经济”工作要求,以及德宏州“三支柱一标杆”主攻方向,持续培养学员的法治思维与法治素养,树立其责任意识,用“钉钉子精神”完成党赋予的光荣使命。

丰富赋能育人内容。在各类培训班中开设《以法治力量推进边疆社会治理现代化》《宪法及其法律法规》《民法典解读》《公务员法解读》等相应法治课程。先后开办县级、乡级进修班等一系列培训班,以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为重点,围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突出党内法规培训,以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为目标,强化学员的政治忠诚,使其树牢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断提高党性修养。

创新赋能育人方式。实施全程跟班管理模式,撬动干部教育培训实现质量跃升。精准配置管理团队,建立“1+2”专业化配置模式,实施全周期质量监控,建立立体评估体系,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实现“教学—反馈—改进”的动态良性闭环,促进学员思想碰撞,将理论知识转为实践能力,助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高素质法治人才队伍。

实施法治赋能资政

党校将课题研究作为衡量自身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地方法治建设的突出问题,立足工作实际,发挥团队优势,用好理论研究、调查研究、决策咨询“三支笔”,努力撰写有党校辨识度的高质量资政成果,在助力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好“思想库”“智囊团”作用。

注重赋能资政落地。定期召开年度全州党校系统课题立项评审会、召开课题立项评审工作部署会,对申报课题进行投票表决,确定包括法治内容在内的年度全州党校系统课题,集合力量开展课题研究,力争拿出具有前瞻性、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举办以提高科研资政水平为重要内容的师资培训班,就科研资政进行专题辅导,深入剖析党校与资政的关系,从科研资政坚持的原则、掌握的研究方法等进行全面讲解,进一步提升全州党校系统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

推动赋能资政交流。召开“新时代推进边疆党建长廊和边疆治理现代化标杆建设”理论研讨会,全州内众多专家、学者、各县(市)委党校班子及教师代表,聚焦“边疆党建长廊与边疆治理现代化建设”、紧扣“三支柱一标杆”推动德宏州高质量发展等主题,探讨交流德宏州在边疆党建长廊建设、法治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边疆治理等方面的经验和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德宏州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探索。(施俊文)

·广告

2025-06-18

中共德宏州委党校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315540.html 1 <p> 党校在法治赋能强国建设中的实践与担当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