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山东莱西 激活共富一池春水

本报记者 刘 成

游客在位于山东省莱西市姜山镇的姜山湿地泛舟观光。

于言朋摄(中经视觉)

从“看天收粮”的老把式到“手机管塘”的新农人,从“污水横流”的旧村落到“一步一景”的网红村……在山东省莱西市的田野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耕图景正化作“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现代乡村画卷。

如何进一步激活县域乡村全面振兴的“一池春水”?2022年,莱西市姜山镇被确定为“山东省农业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镇”。3年来,莱西以“敢为天下先”的闯劲,通过破壁垒、活资源、强产业、惠民生,交出了一份令人欣喜的答卷。

致富引擎加速

在莱西市姜山三村村民迟浩的手机里存着两张照片:一张是5年前蹲在自家玉米地头擦汗的身影,另一张是近期站在现代化虾蟹养殖基地旁用手机直播的场景。“过去种地,脸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就不必说了。自从加入强村共富公司,劳作的环境好了、方式变了,收入也增加了。”迟浩翻着相册笑道。

喜悦的背后,是莱西市“乡村公共资源+共富公司”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的生动实践。莱西市在姜山镇成立强村共富公司,以省级农综改政策资金为杠杆,搭建起“监管运营中心+强村共富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四级联动平台,研究出台《村级强村共富公司管理办法》,将土地、劳动力、闲置资产等6类资源进行“打包”整合。如今,这个“共富引擎”已在姜山镇培育出小龙虾、大闸蟹等特色产业12个,带动姜山镇5000人次就业,年营收3900万元。

“改革不是简单的‘垒项目’,而是要构建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姜山镇党委组织委员宋晓东翻开笔记本,“632”增收路径这一清晰的致富思路映入眼帘——“6”是组织起闲置资产、零散土地等6类资源,“3”是强弱村联建、村企联建、城乡联建的“三维联建”,“2”是开放生态和农业两类场景。在这套“组合拳”下,21对“共富对子”结对发展,3个共富项目落地生根。

产业融合升级

“快看,小鸦鹃!”来自苏州的王萍携带相机和望远镜,带孩子来到莱西市姜山湿地观察鸟类。“原以为农村就是种地,没想到沉浸式观鸟体验这么好,孩子说比去游乐园还有意思!”王萍的惊喜,折射出莱西市“农业+文旅”的融合成效。依托试点契机,莱西市统筹湿地、红色文化等资源,规划建设集培训、研学、休闲于一体的“周末经济”。

除了农文旅融合发展,当地产业振兴的底气还来自“藏在塘里”的硬实力。在占地640亩的现代虾蟹养殖基地,技术人员盯着手机APP就能监测水质、调控温度。“2024年,产值超1400万元,利润520万元,带动周边12个村集体年均增收20万元。”姜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周德成介绍,“我们正和高校合作研发虾蟹深加工技术,未来要让‘姜山蟹’走上更多城市的餐桌。”

从“种得好”到“卖得好”,从“卖产品”到“卖体验”,当地的产业升级之路,正是农业农村综合性改革“联农带农”的生动注脚。

环境蝶变提质

“俺村现在是‘网红村’!”在莱西市李家泊村,72岁的滕立凤成了“银发宣传员”,她用短视频记录村庄变迁。在滕立凤的镜头里,青瓦白墙的民居前,月季、蔷薇开得正艳,小河沟里清水潺潺。傍晚时分,文化广场上广场舞的音乐响起,路灯将人影拉得很长。“现在好多人都羡慕我们的‘乡村CBD’呢!”滕立凤说。

这份骄傲,源于莱西市“内外兼修”的环境治理。莱西市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提升综合性改革试点建设成效的基础性工作,主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创新“党建带动、内外联动、长效推动”的“三动模式”,并以试点区域为样板全域推广。

“在长效管理方面,我们创新管理方式,由新村统筹,强村共富公司具体实施,招聘村民,成立物业管理队伍,对示范区内的村庄实施设施养护、绿化管理、环境治理、秩序管护、安全维护等内容。”莱西市姜山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迟德强介绍,同时通过“星级文明户”评选、德治宣传栏等载体,激发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积极性。据了解,仅姜山镇就有18个村庄获评美丽乡村示范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图景照进现实。

“环境好了,人气就旺了。今年以来,已有多家文旅企业来考察,打算投资建设民宿、研学基地。”宋晓东介绍,从“环境整治”到“环境增值”,当地用生态之笔,画出了城乡融合的新图景。

智慧赋能治理

在莱西市种粮大户王志涛家的客厅里,42英寸的高清电视正播放“小麦精准施肥”课程。“以前找专家要跑十几里路去镇上,现在打开电视就能学。照着专家教的方法,今年化肥少用了两成,产量反而多了100多斤!”他指着电视说,“这‘多彩姜山’平台可管用了,农业通知、技术讲座、便民服务啥都有,比手机还方便。”

王志涛口中的“多彩姜山”,正是姜山镇搭建的“智慧农业电视平台”。依托莱西广电高清机顶盒双向平台,莱西市整合姜山镇农办、便民服务中心等部门资源,将农业技术、政策信息“送”到千家万户。同时,莱西市在姜山镇建成智慧农村大数据服务平台,村级“三资”管理全程网上留痕;升级供水一体化运维平台,实现网格管理扁平化——从“人跑腿”到“数据跑腿”,科技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智慧动能”。

据介绍,莱西市在姜山镇构建“双向考核”机制,对村干部实施公职化管理,出台农村财务管理“六规范”“七严禁”。同时,通过“党员中心户”“乡贤议事会”等载体,让更多人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如今,村民遇事找干部的少了,主动议发展的多了;有矛盾投诉的少了,协商解决的多了。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集成”,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莱西的实践证明:只有把体制机制的“红利”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活力”、农民增收的“动力”,乡村治理的“合力”才会竞相迸发。

2025-08-17 本报记者 刘 成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318876.html 1 <p> 山东莱西 激活共富一池春水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