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产业带来幸福生活

□ 本报记者 李 哲

9月的新疆吐鲁番依然炎热,在这个收获的季节,热烈的气候催熟了香甜的葡萄,甜蜜的产业带来了幸福的生活。

9月10日下午,吾买尔·热西提结束阿克苏的直播工作,马不停蹄回到吐鲁番。在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葡萄沟街道的“吾买尔大叔的家”,不少人正等着这位56岁的网红大叔。

吾买尔大叔是土生土长的葡萄沟人,祖祖辈辈种葡萄,晒葡萄,摆摊赶集卖葡萄。在他年轻的时候,看天吃饭的生活也就勉强维持温饱。

转机发生在2021年,他的儿子欧佰返乡创业,尝试利用电商平台销售新疆特产。在儿子的鼓励下,吾买尔大叔开始拍摄自己在葡萄园干活、在家里烤馕、逛牛羊市场的视频,真实的场景、真诚的语言一下就获得了大量粉丝。

“现在我的粉丝超过300万了。之前在火焰山脚下的一场直播,有200多万人观看,卖出了近3万单葡萄和哈密瓜。”吾买尔大叔边说边咧嘴,眼睛笑成了弯弯的月牙。

如今,葡萄沟只有葡萄香甜依旧。传统的农村、农业和农民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葡萄沟像吾买尔大叔一样,成了“网红”。走进葡萄沟青蛙巷特色民俗街巷,到处都是葡萄架,四处飘着葡萄香,各类非遗集市、民俗表演、精品民宿等业态令人流连忘返。葡萄沟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塔依尔·托乎提告诉记者,2282户居民中超七成从事旅游相关工作,部分家庭年收入实现翻倍。

“手指长的蓝宝石葡萄一斤能卖到15元,这两年很受欢迎。”维吾尔族姑娘古丽孜把·艾孜买提告诉记者,今年她家收获了12吨葡萄,除销售完的鲜果以外,其他都已挂在了晾房里。一个多月后,又可以销售葡萄干了。

葡萄、葡萄干、葡萄酒……古丽孜把·艾孜买提所在的吐鲁番市高昌区新城片区新城西门村做足了葡萄产业的文章。

跟着一辆大型物流运输车,记者走进位于村南的吐鲁番丝路明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厅里,琳琅满目的葡萄制品香甜诱人,车间里,洁净的流水线繁忙运转。

“依托农户们种植的葡萄、自然晾晒的葡萄干,我们主要做后期的标准化加工产品。”吐鲁番丝路明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旭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年加工葡萄5000吨,年营业额超6500万元。深加工不仅让葡萄身价翻倍,还让80多名在家门口就业的村民有了稳定的收入。

随着新疆积极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这几年,瓜果外销行情很好。王永旭已经和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客商有了更深一步的合作。“今年我们得上马新的生产线,才能满足订单需求。”王永旭说。

火焰山下,吐峪沟大峡谷穿插而过,有一座古村落已在此地矗立了1700年之久。进入9月,位于吐鲁番市鄯善县吐峪沟乡的吐峪沟村依然迎接着络绎不绝的游客。依山依崖,就地取材,以黄黏土、砖木等材料建造的维吾尔族古民居构成了独特景观。

刚进村口,圆脸姑娘努尔依曼·拜克热就热情地招呼着游客参观自家的老房子,品尝各式各样的葡萄干。“这是蓝宝石,这是黑美人,那边的是绿香妃……”

“我从小在这里长大,结婚后就开始在老房子里卖葡萄干,生意很不错。尤其是这两年,旅游火起来了,家里的葡萄不愁卖。”努尔依曼·拜克热说。

因古村房屋年久失修,村民于2017年整体外迁。2023年,政府投资6800万元,实施传统村落保护修缮工程,恢复古民居建筑的历史风貌和实用功能,还在附近打造了全新旅游体验项目。

“今年5月1日,吐峪沟旅游小镇景区正式对外开放,村民也开始有序回迁,游客数量快速增长。”吐峪沟村党支部书记艾则孜江·阿布力克木介绍,今年前8个月,吐峪沟接待游客同比增长78%;实现旅游收入1801万元,同比增长261%。

依托文旅融合,古村焕发了新机。吐峪沟从贫困村变成了乡村振兴示范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像努尔依曼·拜克热一样回到古村,开始了甜蜜新生活。

2025-09-11 □ 本报记者 李 哲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320205.html 1 <p> 甜蜜产业带来幸福生活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