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涉外法治建设新的制度成果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以下简称“法治宣传教育法”)。法治宣传教育法关于国家加强涉外法治宣传教育,提升法治文化国际传播能力,积极阐释中国特色涉外法治理念、主张和成功实践等的规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我国涉外法治建设迈出的重要步伐。
一、加强涉外法治宣传教育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同开放相伴而行,对外开放向前推进一步,涉外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这深刻阐明了涉外法治建设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地位,而涉外法治宣传教育正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涉外法治宣传教育,强调要坚定法治自信,积极阐释中国特色涉外法治理念、主张和成功实践,讲好新时代中国法治故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提出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建立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法治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涉外法治宣传教育作为守法环节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涉外法治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法治宣传教育法首次将涉外法治宣传教育纳入法律范畴,是对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关于涉外法治宣传教育要求的具体落实,为构建完备的涉外法治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确保涉外法治建设的各个环节都能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全民普法工作开展40年来,法治宣传教育的内容、对象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近年来,涉外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适应国家“走出去”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战略成为全民普法工作的新亮点。此次出台的法治宣传教育法及时肯定了涉外普法工作在探索实践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将涉外法治宣传教育作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写进了法律,为涉外普法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具体的工作要求。
二、加强涉外法治宣传教育是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国际社会有效传播的必然要求
今年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正式提出5周年。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法治领域坚持“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成果,为破解全球法治难题、推动人类法治文明进步发展贡献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国际传播,不仅关乎讲好新时代中国法治故事,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国际影响力,更是促进人类法治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通过向国际社会宣传我国的涉外法治理念和实践,能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增强对中国法治的认同和信任。比如,我国在涉外立法中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运用中国涉外立法经验影响、引领国际规则改革发展,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这些成功实践都可通过涉外法治宣传教育向国际社会进行阐释和传播。同时,加强涉外法治宣传教育有助于彰显我国法治大国、文明大国的形象,展示我国在涉外法治领域的积极作为和责任担当。比如,我国通过开展“法治乌兰牧骑走边疆”等活动,将法律知识送到边境地区的群众和出入境人员手中,体现了我国对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视和对人民群众的关怀,也向国际社会展示了我国文明、和谐、法治的大国形象。
三、加强涉外法治宣传教育是依法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海外利益的迫切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企业和人员在海外的利益不断扩大,面临的法律风险也日益增多。加强涉外法治宣传教育,能够引导我国企业和出境人员遵守我国及当地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和自身合法权益,防范和应对法律风险,是依法保障我国海外利益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法治宣传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加强对开展境外投资合作、对外援助的企业以及出境人员等的法治宣传教育,提供涉外法律服务,引导其遵守我国和当地法律,防范和应对法律风险。上述规定就是要为开展境外投资合作、对外援助的企业以及出境人员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从规定内涵来看,其核心在于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涉外法治保障体系。一方面,明确了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涵盖开展境外投资合作、对外援助的企业以及出境人员,精准聚焦涉外活动中最易面临法律风险的群体。这些主体在跨国经营、工作或生活中,往往因对国内外法律差异、当地风俗习惯不熟悉而陷入困境,成为法治宣传教育需重点关注的对象。另一方面,清晰界定了内容范畴,既要求引导相关主体遵守我国和当地法律,同时注重防范和应对法律风险,形成“守法—防风险”的逻辑链条。此外,“提供涉外法律服务”的表述,更是将法治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相结合,避免了教育流于形式,让法治保障真正落地。在实践意义层面,该规定为涉外主体稳健发展提供了“定心丸”。对于境外投资合作和对外援助企业而言,法治宣传教育能帮助其规避法律风险,提升合规经营能力。当前,部分国家和地区法律体系复杂,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企业若不熟悉当地法律,可能面临罚款、项目停滞甚至资产没收等风险。通过系统的法治宣传教育,企业能提前了解投资国的税收政策、劳动法规等,制定合规经营方案,减少经济损失。对于出境人员来说,该规定是保障其人身财产安全的“护身符”。出境旅游、留学、务工的人员,身处陌生的环境,对当地法律制度了解有限,容易陷入法律纠纷。法治宣传教育能帮助他们了解当地的治安管理法律、交通规则等,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当出境人员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也能通过了解到的涉外法律服务渠道,及时寻求帮助,维护自身权益。
法治宣传教育法关于涉外法治宣传教育的规定,是我国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传播习近平法治思想、保护我国海外利益、彰显我国大国形象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