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力老字号焕新颜
在9月份举办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多家老字号企业以创新姿态亮相,彰显出深厚底蕴与市场活力。据商务部公布的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已正式认定382个品牌为中华老字号,全国老字号数量达到1455个。
老字号有着高品牌知名度和稳定的口碑,契合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者对品质保证和文化内涵的需求。如何发挥金融的力量支持老字号改革创新?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和行业专家。
精准提供资金支持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系列政策支持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如《商务部等8部门关于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还有一些地方出台的文件,如《进一步促进北京老字号创新发展的行动方案(2023—2025年)》《天津市振兴工业老字号老品牌实施方案(2023—2027年)》等。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老字号在消费促进、产业升级、文化引领、民族自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国际上看,重视对老字号的保护支持也是普遍做法。”
需要发挥金融的力量支持老字号创新发展。专家表示,老字号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需求各有不同,金融支持要满足多样化需求,实现精准滴灌。“要精准识别,分类支持,对于经营良好、竞争力强的‘优等生’,重点提供包括信贷、债券、投行等全方位的金融支持。”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对拥有独特技艺和品牌底蕴但经营暂时困难的‘潜力股’,采取必要的纾困措施,适当减费让利,降低融资成本。”
老字号的背后汇聚着众多小微企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仅北京老字号企业总数已达274家,其中,小微企业数量约占三分之二。从全国范围来看,老字号企业更多,大量老字号企业需要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困境。
麦饼产业是浙江省永嘉县老字号特色农业产业,经营者大多为个体户。“孝老头”麦饼店店主戴秀娟说:“作为个体户,我们用钱比较急,又不像大企业有那么多可以抵押的设备,所以贷款很困难。”针对麦饼经营者短、频、快的融资特点,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永嘉农商银行将其日常经营流水作为授信额度分层的主要依据,推出纯信用、随借随还的“商户贷”,以实现其原材料采购、租金支付等短期资金周转。永嘉农商银行副行长郑唯真介绍,针对设备购置、转型升级等中长期发展需求,我们又联合省市农业担保公司推出创业担保贷,解决缺乏有效抵押物的难题。
老字号往往承载着地方特色文化基因,关系着民生需求,需要金融活水润泽。中秋佳节将至,商户们也进入月饼生产和销售旺季,江西省新余市的老字号“千年福食品”却遇上了难题,老板陈俊峰说:“上游供应商突然收紧付款要求,企业部分应收账款也没能及时收回,采购馅料、面粉的资金一下子就不够了,眼看着中秋生产要赶不上,我急得睡不着觉。”得知企业困境后,邮储银行新余市分行迅速行动,当天上门开展尽职调查,加快审批流程,最终仅用1个工作日就将30万元贷款发放到了陈俊峰的账户。
创新释放消费活力
老字号是我国工商业发展史中孕育的金字招牌,经历漫长岁月的淬炼,凝结着集体的记忆与情怀,本身就是沉睡的资产。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提出培育国货“潮品”消费,挖掘中华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潜能。
“老”是优势,有时也是包袱,“倚老卖老”更非长久之计,很多老字号企业依赖历史积淀而对新兴渠道反应迟缓,固守线下门店、消费场景单一。北京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卢跃表示,“当前消费注重文化体验、身份认同和社群连接,老字号要重新发现价值、连接新消费群体、创新商业模式,用新载体传递老价值、用新场景激活老品牌”。
金融机构服务的客户体量大、范围广、行业多,通过微信公众号、手机银行、门户网站等线上触客渠道,为老字号企业提供更大曝光量,吸引金融消费者关注。北京农商银行金融首席专家汤飞介绍:“北京农商银行以服务北京老字号企业为己任,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累计与134家北京老字号企业建立合作;累计为42家老字号企业提供授信支持60.4亿元,授信余额28.4亿元。”此外,北京农商银行依托“凤凰乡村游”线上商城开设老字号专区,与优秀老字号企业开展联动营销,已经引入北冰洋、义利、天福号、护国寺、正兴德等多家知名企业。
除了联合老字号企业进行品牌营销,金融机构还积极助推企业参与商协会等各类活动,丰富消费场景。浙江省兰溪市梅红烧酒厂的非遗技艺已传承百年,为解决其设备更新、提升烧酒品质的资金难题,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兰溪农商银行携手省农业担保公司为其发放贷款200万元。但金融机构没有一“贷”永逸,兰溪农商银行业务管理部总经理王健说,“我行积极向各类平台引荐老字号产品,在兰溪市乡贤会客厅进行烧酒产品现场展示,引发乡贤人情感共鸣,增强消费体验感”。
金融机构帮助扶持老字号企业发展,也注重惠民让利,改善消费环境,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双赢。据介绍,多家金融机构通过直播、支付满减、主题促销、老年客户专属支付等活动降低消费成本、提供便捷消费渠道。董希淼表示,金融支持老字号就是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新消费需求,进而助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丰富金融产品服务
老字号的价值往往深藏于其品牌、秘方、商标等“沉睡的金矿”中,金融机构把握特点、转变思路,为老字号提供特色产品与服务。有些老字号虽然缺乏土地、厂房等传统抵押物,但可以通过知识产权将品牌信誉、专有技术等无形价值转化为有效的信贷支持。“今年上半年,北京农商银行推出了老字号企业专属贷款产品,明确了可用老字号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的增信方式。”汤飞介绍。
除了点“知”成金,北京农商银行还在“凤凰e商通”产品项下,推出特色化子产品“老字号e融”,且不限制经营主体企业划型。此外,在“农商e信通”中设置了差异化贷款条件,针对北京老字号、中华老字号客户设置了差异化风控模型和300万元的额度上限。“农商e信通”采用的是信用贷款模式,依托工商、司法、征信、税务等多维度数据,通过线上模型与线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审核企业贷款资格,在丰富金融产品的同时保障信贷资金安全。
针对不同企业的经营节奏,金融机构还推出了结算手续费减免、节日资金需求提前预判等定制化服务。为了降低老字号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还款压力,兰溪农商银行为老字号企业设置的贷款利率比普通贷款至少优惠150个基点,针对老字号开展特色服务让企业融资更便宜、还款更方便,贷款条件和资金使用也更灵活。
“金融服务不应止于融资,更要拓展至资金管理、品牌数字化升级、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整合等一揽子方案。”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金融机构应深耕老字号生态,通过高效、精准、灵活的全周期服务,真正成为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的同行者与赋能者。
姜母鸭是一道传承商代御医配方的闽南非遗传统美食,从一家13平方米的小店到厦门老字号品牌,翔安福春姜母鸭借助金融力量飘香全国。负责人洪先生告诉记者,邮储银行厦门分行利用基层网点优势,深入对接企业在发展各个阶段的不同需求,通过“政策精准滴灌+方案量身定制”的组合拳,提供了个性化、高效率的长期陪伴式金融服务,助力老字号在稳扎稳打中实现品牌升级,拓展产品销路,让越来越多远方的朋友尝到了厦门老字号的味道。
董希淼建议,未来,要更好发挥科技赋能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作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立老字号企业信用档案,实现更精准的风险定价和更高效的金融支持。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政策引导与风险补偿,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老字号支持力度;建立公共服务平台,突破无形资产评估难的瓶颈;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以绿色通道提升金融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