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南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坚守立德树人初心 探索“大思政课”教学新范式

面对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观念多元、价值需求多样的新特征,以及“大思政课”建设提出的系统性、实践性要求,南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立足师范教育本色,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将“大思政课”教学改革作为学院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抓手,通过理念创新、资源整合、模式突破,构建起兼具时代热度、红色高度、育人温度与实践效度的教学体系。

秉持时代特色,彰显“大思政课”教学的热度。“大思政课”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代同频共振。学院以时代为课堂、以实践为教材,将新时代伟大成就、社会热点及典型事例融入教学,推动思政教育从“理论阐释”转向“现实观照”。通过情境教学、红色经典诵读、实地走访等形式,构建师生双向互动、教学相长的主题课堂。同时,拓展校外资源,建设企业、乡村、纪念场馆等实践基地,打造“无围墙的思政课堂”。目前,学院已获批江西省家门口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并在江西省“大思政课”综合改革“一课多师”教学比赛中获二等奖,以实践成果印证了时代特色教学的育人实效。

坚守红色初心,提升“大思政课”教学的高度。学院立足江西丰富的红色资源,打造“流动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品牌,推动思政教学从课堂延伸至历史现场与社会现实。学院通过红色走读、一线课堂、暑期“三下乡”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感悟红色精神、汲取信仰力量。同时,注重成果凝练转化,相关实践教学成果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出版2套实践教学体悟图书,作品《暖阳照教坛,春光耀实孤》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一等奖。

坚持系统集成,凸显“大思政课”教学的温度。大思政课教学是系统性工程,需打破资源壁垒、凝聚协同合力。学院构建“党委带头、多方协同、社会参与”的“大思政课”综合育人格局,整合校内外、线上线下资源,打造“青马学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等平台,推动思政课教学从“单兵作战”转向“集团协同”。依托“红色电影进校园”“先进人物进课堂”等活动,拓展思政课教学的广度与温度,在2024年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师“一线课堂”优秀成果评选中,学院项目成功入选,彰显系统集成模式下“大思政课”的教学温度。

坚持学生中心,发挥“大思政课”教学的效度。“大思政课”的核心实效在于契合学生成长需求、激发内在动力。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专题讲座、志愿服务、社会调查、赛事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创造性。学院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协同、教育内容与学生成长共振,推动思政课教学与科研创新、社会实践、职业发展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学院已获批江西省思政工作精品项目1项、江西省“大思政课”综合改革项目4项,印证了坚持以“学生中心”理念下教学改革的扎实成效。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涵育时代新人的重要载体。南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系统化、集成化、特色化的“大思政课”教学改革,不仅拓展了思政教育的广度与深度,更重塑了其温度与高度。面向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努力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向绪伟 代红伟)

·广告

2025-10-15

南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322000.html 1 <p> 坚守立德树人初心 探索“大思政课”教学新范式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