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期陷阱”该由谁来填平

王 铎作

电动自行车到期就坏,难道是商家算好的“保质期”?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不少电动自行车车主遭遇“到期就坏”“不续费就停功能”的情况,这些看似“巧合”的问题,背后可能是一些商家故意设置的程序,引发了广大消费者对各种消费品“到期陷阱”的关注。这种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涉嫌违反民法典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本质是将售后义务转化为收费权利,侵犯消费者财产权、知情权等合法权益。然而由于这种做法非常隐蔽,消费者通常难以发现。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明确“远程断电”等的适用场景和触发条件,推广电动自行车销售示范合同,避免模糊表述,还可通过专项整治、建立追溯体系等方式压实商家责任,简化维权流程,让消费者维权更省心。消费者也要注意留存证据,方便维权。(时 锋)

2025-10-27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322628.html 1 <p> “到期陷阱”该由谁来填平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