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
探路城郊型乡村全面振兴
依托商城资源“抱团出海”,乡村产品不愁销;秸秆不再是“生态包袱”,而是变身发电供暖的“绿色财富”。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紧扣城郊型乡村发展定位,将商城资源、产业基础和特色禀赋转化为振兴动能,通过“用优势、补短板、促融合”,走出一条城乡互促、工农互补的城郊型乡村全面振兴新路径。
用活商城优势助农。兰山区方城镇“合木未来”乡村振兴片区对接临沂商城资源,帮助板材企业跨境出海,布局宠物经济、“研学+”、净菜加工配送等产业,助力村集体年收入达600多万元。
兰山区拥有100个专业批发市场。借助这一优势,全区推广“商城+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按照“一镇一园、一村一点”思路布局建设小微产业园、加工点、代工户等共富载体124家,覆盖手工艺品制作、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带动400余个村的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实现“企业降本、村民增收、集体致富”多方共赢。
依托工业优势带农。位于李官镇食品产业园的山东齐汇食品有限公司,年产25万吨肉制品研发加工项目是省级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项目,3万吨无人智能冷库建成后可定向链接300余家养殖场户,通过订单农业带动农户增收3000万元,吸纳就业1250人。
兰山区现有工业企业9000余家,涵盖35个工业大类,每年投入农业农村领域的社会资本超过50亿元。依托工业基础,全区先后带动建设24家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创建5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打造提升健康肉制品产业链,带动畜禽肉制品加工、休闲食品、调味品、预制菜、功能食品等5条食品行业细分产业链突破发展。国能(临沂)循环农业能源联产项目采用“企业+专业经纪人+农户”的收储模式,通过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技术,让农林废弃物“变废为宝”,形成“农业—绿色能源—农业”的绿色闭环。
坚持配套先行便农。有了经济来源的“合木未来”片区,配套完善了老年活动中心、共享餐厅、健康管理中心等公益设施,构建起“5分钟便民生活圈”,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城市化服务。
兰山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调整农村资源布局,高标准打造了农村地区便民生活服务圈。“四好农村路”总里程达771公里,“户户通”行政村达到196个,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新建乡村5G基站40个、农村光纤宽带90公里,实现5G网络行政村全覆盖;组建教育集团15个、城乡结对联盟型学校109处,获评山东省首批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区;建成“30分钟二级医疗服务圈”,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直达乡村;建设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100余处,城乡书房、传统文化传习驿站等新型文化空间构成了农村“15分钟文化生活圈”。
兰山区结合地域特色与资源分布,科学划分22个片区,搭建乡村振兴“分片推进、全域联动”的整体框架。目前,12个片区建设成效初显,同步培育50个和美乡村示范村。
(数据来源: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委宣传部)
·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