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三主融三大”推动课程思政破局

思政课不再“悬浮于空”,专业技能课不再“止于技”。近年来,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构建“三主融三大”育人模式,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从“两张皮”走向“一盘棋”,实现育人机制的系统性重塑。

该模式通过将思政“主力军、主战场、主渠道”与“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有机融合,把育人现场从教室延伸到车间、田间与社会一线,让思政教育兼具实践温度与技术深度真正“落地生根”。

“主力军”对接“大平台”:在工位上教技能,在实操中悟精神

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学院以专业教师为核心,联合企业导师、车间主任等组建“校企思政实训平台”,推动教师在真实场景中开展“工位思政”。在新能源汽车维修工位上,教师一边讲解电路原理,一边讲述中国品牌突破“三电”技术的奋斗历程;在数控加工区,师生调试设备时,同步融入工匠精神的真实案例。一位汽修专业教师感慨:“在实训平台上,零件就是教具,操作蕴含哲理,思政教育自然发生。”

“主战场”融入“大课堂”:走出教室,在产业一线淬炼本领

学院打破课堂边界,将专业教学主战场拓展至产业链与基层一线。机电专业学生走进智能制造工厂,在参与设备调试中体会“精益管理”的价值内涵;电子商务专业把《农产品直播运营》课堂搬到黄桃基地,学生在助农直播中理解“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责任担当;无人机应用团队深入中小学校园,通过科普志愿服务,传递科技赋能生活的创新理念,实现课堂“走出去”、育人“活起来”。

“主渠道”引入“大师资”:行业专家进课堂,传技更传精神

为推动思政教育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学院积极引入技术能手、企业领军人才等“大师资”,为育人主渠道注入源头活水。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邀请行业协会会长、企业负责人走进课堂,围绕行业趋势、职业发展开展专题讲座;学校还设立“大师工作室”,由行业专家与校内教师共同开发“焊接工艺+工匠精神”“会计实操+职业诚信”等融合型课程,实现技能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自然统一。

“让学生技能学到手、思想跟得上,是学院推进课程思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三主融三大”模式,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为社会培养更多“技能强、素养高、担当实”的新时代工匠人才。

(姚 伟 黎生良)

·广告

2025-11-03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323019.html 1 <p> “三主融三大”推动课程思政破局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