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大学文学院
以文化人 创新汉语言文学类课程思政教育改革路径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关系高校教育的根本。临沂大学文学院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推进汉语言文学类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中国当代文学”(编号:K2022SZ018)作为2022年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创新了学院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路径。
遵循OBE理念 明确思政育人目标
OBE教育理念是一种基于学习结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在OBE理念指导下,要明确思政育人目标,以反向设计为原则,利用多元教学方式,实现课程培养目标与学生素质能力提升的统一。文学类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等,与课程思政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标之间具有同向性。
在OBE教育理念驱动下,学院依据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特色,围绕培养“中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骨干教师”这一具体目标,建构思政育人体系,发挥文学类课程本身的人文性,润泽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以“革命文学”为核心,挖掘课程的红色思政元素,将其贯穿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中国古代文学”立足“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融合课程思政元素创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外国文学”课程则以“文学经典”为核心,多措并举打好“阅读”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融合线上和线下,拓展思政教育时空。
挖掘思政元素 创新课程教学内容
汉语言文学类课程思政具有自身优势。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培养人们的审美、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围绕思政育人的目标,要深入挖掘每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创新课程教学内容,涵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师德修为。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与中国现代化转型、新中国发展同频共振,包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如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民族魂”、郭沫若《凤凰涅槃》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十七年文学中“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等红色经典弘扬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古代文学”横亘千年,从《诗经》的风雅精神到屈原的忠君爱国,再到范仲淹的天下理念、《桃花扇》里的家国情怀等,无不激荡着新时代青年学子的心灵,引发其共鸣。外国文学通过中外文学与文化之比较,有助于树立学生的中国立场与文化自信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的反战思想、爱国精神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皆为人类共同心愿和永恒的主题。
强调能力培养 构建全员育人模式
OBE教育理念强调能力培养与训练。为夯实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的知识与技能,学院致力于构建“教师—团学”全员育人模式,通过教师浸入式教学、讨论教学以及团学以赛促学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体验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师范生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实践技能。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上,学生通过朗诵诗歌、话剧表演等方式沉浸式地感受艾青《我爱这土地》、北岛《回答》以及老舍《茶馆》等作品中的爱国精神、英雄情怀等。“中国古代文学”注重学生唐诗宋词的吟诵技能,训练其未来胜任中学语文教师之“读”的基本功。“外国文学”将阅读经典文学与作品研讨相结合,锻炼学生品读、鉴赏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学院团学依托专业与课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相关各类比赛活动,如“诗词大赛”“三字一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以赛促学,促进思政育人的知行合一。在学院组织的“端午·家国情怀”知识竞赛中,通过颂诗、背诗、写诗等环节,让学生得以体验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引导学生挖掘红色文化和地方非遗等资源,以服务于乡村全面振兴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已成功获批数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如《一体两翼:沂蒙红嫂口述史料开发应用研究》《数字交互技术在红色经典推广中的应用研究》《柳绿花红——传承创新非遗技艺,打造红色柳编新样态》等。
营造学院文化 创设全方位育人环境
课程思政是系统工程,需要学院的顶层设计,通过学院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构建全方位育人环境。
一方面,学院立足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充分利用学院走廊、台阶和教室的每个空间,致力于精心打造思政人文景观,营造浓郁的育人文化氛围。学院走廊张贴着“弘扬高尚师德 潜心立德树人”的宣传图片,其中有“人民教育家”、“感动中国人物”的时代楷模,还有临沂大学文学院教授……这些德艺双馨的师之楷模足以浸润学生心灵;在学院台阶上张贴众多励志、爱国的诗词名句,诸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以塑造学生之健全人格,培养其爱国之情。
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学生参与院校系列文化活动,如“品读红色诗词、传唱红色经典”主题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沂蒙精神”校园参观活动、“延安红色研学”等,让学生们不仅从书本上感受红色经典的艺术魅力,更得以走进校园、走向社会,去体验更为鲜活的红色精神。如在“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沂蒙精神”校园参观活动中,学生通过瞻仰“将军园”《沂蒙丰碑》的雕像、参观“红色馆”和“校史馆”得以了解临沂大学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红色血脉,增强其爱校、爱党和爱国的情感,达到以文化人、以史育人的目的和效果。
未来,临沂大学文学院将始终秉承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依托沂蒙老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持续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融合,积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以培养具有坚定文化自信、深厚人文素养、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高素质文学人才。(宋桂花 周忠元)
·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