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旅游:从工厂到景区有多远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推进旅游强国建设,丰富高品质旅游产品供给,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当前,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协同发展,不仅山川草木可为景,工厂、科技等也成为独特景致。本报今起推出“旅游+出新动力”系列报道,展现旅游消费的新趋势和广阔前景。
今年以来,旅游市场刮起一股“硬核”风潮,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工厂车间,感受生产脉搏。从河南的智能汽车工厂到广东的营养品透明生产线,再到内蒙古的乳业、钢铁与兵器基地,工业旅游俨然成为文旅界新宠。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超10万条……工业旅游正以强劲势头开辟文旅新赛道。
资源禀赋带来多元体验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作为国家4A级景区的伊利草原乳文化旅游景区,凭借“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再到一块酪”的全产业链沉浸式体验,成为热门打卡地。“从工厂参观到文化体验再到科技互动,没想到工业旅游也能火出圈。”伊利集团副总裁韩飞介绍,伊利作为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充满科技感的全自动生产线,生动展示着现代化乳业生产制造的实力。开园运营3年来,景区已接待国内外游客近200万人次。
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内蒙古酒文化博物馆成为游客了解白酒工业和传统酿造工艺的重要窗口。“工厂作为国家4A级工业旅游区,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永东介绍,今年以来,工厂已累计接待游客7200人次,成为当地工业旅游的重要打卡地。
不仅是食品工业,传统钢铁、矿产企业也在这轮工业旅游中以特色资源吸引游客。
作为我国“一五”期间开始建设的重要工业基地,内蒙古包头市工业文化气息浓郁。在包钢集团无缝钢管厂,百米长的自动化生产线上,1100℃的炽热钢坯在轧机轰鸣中蜕变为银光闪烁的无缝钢管,向游客展示了一气呵成的制造速度。“不仅要让游客见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更要将‘国之重器’制造基地转化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包钢集团铁花文化产业公司旅游客运公司业务主办庞磊说。
在位于包头市青山区的北方兵器城景区,陈列着陆海空各类退役武器,今年以来,景区已接待游客22.73万人次。作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重集团规划、筹建的特色旅游景区,北方兵器城已成为游客了解军事工业、增长兵器知识的好去处。“我是第一次来到以兵器为主题的公园,这么多飞机、坦克、大炮可看可摸,我要打卡合影。”福建厦门游客马劲雄高兴地说。
“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内蒙古乌海市是一座典型的工业城市,当地高度重视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积极发展工业旅游。
河北游客王倩参观完乌海煤炭博物馆后感慨道:“我系统了解了煤的形成、开采与利用过程,真切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莹表示,内蒙古工业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亮点突出,当地通过打造工业旅游景区,让工业旅游在文旅融合中焕发新活力。
科技魅力增强吸引力
相较资源禀赋带来的工业文化,科技魅力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工业旅游。
在河南开封的奇瑞河南5G智能工厂,参加研学营的学生马明泽兴奋地说:“原来我们的汽车工厂这么酷,我也要造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通过这个集专业知识、沉浸体验于一体的研学之旅,孩子们见证了从钢板到汽车的神奇转变,他们对自动化生产线每2秒钟就能下线一辆新车惊叹不已。
在研发中心,孩子们观看汽车制造影片、了解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感受“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在实践中心,孩子们可以亲自动手组装属于自己的汽车模型,激发了他们对未来科技的无限憧憬。一年来,该企业已累计接待研学游客460批次3.5万人次。
南粤大地,工业旅游同样火热,许多年轻人,还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到广东的现代化工厂,感受制造的魅力。
在广东珠海的汤臣倍健透明工厂,小朋友隔着参观走廊的玻璃窗凝视机械臂精准抓取原料,不时发出惊叹声。“没想到参观工厂也这么有意思!孩子们学到不少科学知识。”来自广州的游客周舟说。
汤臣倍健透明工厂2012年建成营业,占地面积16.9万平方米,2018年获批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截至今年8月底累计接待游客超183万人次。景区通过“营养+科技+旅游”创新融合,设立了智能化透明工厂和拥有近60项互动体验的营养探索馆,让游客在玩中学、学中悟。
汤臣倍健透明工厂是广东工业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高度重视工业旅游发展,将其作为制造业与旅游业融合的重要举措,从2018年《广东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工业旅游任务,到今年3月出台《关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省的若干措施》,广东持续加大顶层设计力度,对标国家标准、推进机制创新。同时,依托广东制造业优势,将工业旅游纳入广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内容。工信、文旅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工业旅游资源普查、工业旅游资源库培育和精品线路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入库4批244个工业旅游培育资源,包括广汽、格力、TCL、中航通飞、可口可乐等一大批优秀项目;累计发布51条工业旅游精品线路,每条线路均包含2个以上制造业企业。
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品质
工业旅游为何能火出圈?河南大学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孙建国认为,工业旅游形式多样、参与体验感强,可以学到一些平时接触不到的知识。年轻人特别是学生对历史上和现代具有影响力的企业有着浓厚兴趣,其火爆在情理之中。
对企业而言,工业旅游是塑造企业品牌形象的有效途径。汤臣倍健透明工厂客户服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走进工厂让消费者切身感受制造过程和品质保障,有效提升了品牌公信力;通过寓教于乐的营养科普体验,建立企业与消费者情感共鸣,吸引游客变成品牌忠实用户,形成长期消费与口碑积累。工业旅游的价值远超门票收益,它能为企业打造可持续的隐形资产。
对地区而言,工业旅游不仅是推动产业融合、激发消费新动能的有力抓手,更是传承工业精神、塑造区域文化名片的重要窗口。李莹告诉记者,内蒙古工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大三线”和“小三线”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要充分挖掘内蒙古的工业文化和旅游资源,依托工业旅游景区,培育研学旅游项目,扩展工业旅游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还要加强规划引领,打造工业遗址公园、工业博物馆、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园,培育全国知名的工业旅游品牌,进一步推进‘文旅+工业’发展。”李莹说。
不过,当前工业旅游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广东为例,工业旅游的受众群体相对集中,对体验内容的创新性和互动性要求日益提高;制造企业投资建设文旅项目需要额外支出,加上收益回报周期较长,很多企业投资意愿不强。此外,发展工业旅游还需专业复合型人才,但目前产业和旅游两方面兼备的人才短缺。未来,广东将继续完善政策支持和项目培育,弥补不足,促进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
对于工业旅游的未来,孙建国建议,首先,要营造良好环境,加强扶持,让工业旅游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媒介;其次,加强对工业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更多研学场地;再次,加强市场监管与数据分析,为完善法规提供参考。
文/本报记者 吴 浩 余 健 夏先清 杨子佩 喻 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