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海南 “五向图强”协同共进

□ 本报记者 王 伟

图为信邦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种车间。

(资料图片)

海南省是中国唯一拥有深海资源的热带省份,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省域国际旅游岛,是国务院批复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

近年来,海南省紧紧围绕“三度一色”(温度、深度、纬度、绿色)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在种业、深海、航天、数字、绿色5大领域齐头并进,奋力“向种图强”“向海图强”“向天图强”“向绿图强”“向数图强”,产业聚链成势,生态协同共进,持续培育壮大具有海南特色的新质生产力。

聚链成势

在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海南邓白氏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内的标语引人注目:“在中国,平均每10分钟就有一家中小企业申请获得邓白氏编码。”这个由9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的编码,如同一张全球“身份证”,帮助企业走向世界。“落地海南以来,我们已经处理了超15万家邓白氏编码申请,这个编码能帮助识别和迅速定位全球范围内企业的经营状况、信用等级、供应链关系等信息。”邓白氏中国区总裁吴广宇说。

邓白氏将全球数据、先进技术和应用场景能力相结合,赋能客户智慧决策,帮助企业提高营收、降低成本、管控风险和数字化转型。截至目前,已为60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邓白氏注册和ESG注册等服务,处理超过24万家境外企业的数据。

“我们将依托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增值电信业务许可等政策措施,以促进贸易流、资金流,服务更多来中国投资的海外企业和想开拓海外市场的国内企业。”吴广宇说,公司未来计划以海南为中心汇聚全球数据。

现代化产业浪潮奔涌不息,海南以“五向图强”的生动实践,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在种业繁育,“南繁硅谷”已建成20个种业科研平台,南繁种业产值同比增长50%以上,海南拥有2800多家种业创新企业。

在深海探索,中国首艘自主研制的深海多功能科考船“探索三号”入列,中国首个深海高压气田投产,区域海洋指数位居全国第一梯次,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4%。深海能源科技、深海高端装备研发制造等产业不断发展。

在航天领域,随着近日星际荣耀运载火箭总装总测复用工厂(一期)项目全面竣工,卫星超级工厂主体结构封顶,遥感卫星应用产业综合信息与服务平台竣工,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基础设施迈上了新台阶。文昌国际航天城目前已吸引集聚航天类企业700多家,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产业生态体系正加快形成。

在数字领域,“来数加工”首单业务落地,游戏出海公共平台上线,获批网络游戏账号114个,位居全国前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同比增长8%。

政策赋能

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在海南全省率先推广规模化渔业“上楼”养殖模式,鼓励入园主体建设新型多层养殖厂房,推动传统渔业向大规模多层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转型,重构渔业生产空间。园区企业信邦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南美白对虾育种与育苗技术的科技型企业。“产业园园区内统一深海取水、排水等一系列配套设施,让我们更能专心于育种工作。”信邦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何强说,“园区还提供科技奖励、水电优惠等优惠政策,方方面面鼓励企业走科技创新的发展道路,通过技术创新带领养殖户实现增产增收。”

2020年以来,该园区累计引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55家、项目59个,总投资额79亿元;截至今年9月,实现固投38.7亿元,营收26.56亿元。

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的发展得益于海南的一系列制度创新。海南出台了全国首个国有设施农用地出让操作细则及国有设施农用地地上设施所有权登记办法,提升土地资源配置与资产盘活效率;通过“政银担”金融合作、水产品育种育苗专项保险及入园奖励政策,帮助养殖户防控风险、减轻负担等措施。

海南建立健全高标准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率先启动种业CRO模式探索与产业培育,率先出台种业CRO模式系列政策制度、实施方案和支持政策,打造智慧南繁CRO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南繁服务信息资源平台化、集聚化、统一化,率先形成覆盖育制种全环节技术服务的种业CRO业态,有力促进种业高质量发展;率先出台全国首例海域详细规划,率先实施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率先试行“标准海”供应制度,推动海域管理模式从“平面”转“立体”、从“二维”转“三维”,突破性实现自2017年国家油气体制改革以来我国首个海域油气区块矿业权竞争性出让。

如今,海南一批又一批制度集成创新成果接续推出,已培育形成173项制度集成创新成果,为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低碳转型

海南以科技创新驱动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海南样板”。

在文昌市翁田镇大唐海南2000伏特光伏实证基地,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光伏板正在向太阳“索要”光能,实验室内的电脑大屏上实时监测每组串光伏板的温度、环境参数、发电量等动态情况。“光伏产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引擎,而光伏实证是打通实验室理论与电站实际价值的关键纽带。”大唐海南公司总经理张军保说,作为该实证基地的主要参与方,大唐海南公司积极推动2000伏特示范项目落地,深化光伏实证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助力海南清洁能源岛建设。

近年来,海南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通过构建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清洁能源岛和清洁能源汽车推广、“禁塑”、装配式建筑、“六水共治”、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等一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标志性工程。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各项标志性工程深入推进,海南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高质量绿色成绩单。截至今年8月,海南全省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83.6%,“碳中和贷”“绿电绿证”等减排工具带动碳减排量近200万吨。海南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48.37万辆,以66.5%的渗透率持续保持全国领先,是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最高的地区。

2025-11-09 □ 本报记者 王 伟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323329.html 1 <p> 海南 “五向图强”协同共进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