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灯美游人醉
春节期间,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丹噶尔古城花灯璀璨,沿街50多家商户门前挂满五彩斑斓的灯笼,形态各异、随风摇曳。方型的大型框架上整齐排列着湟源排灯,框架由木质雕刻而成,灯罩上镶着细腻的绢纱,上有湟源日月山景色、历史人物、民俗故事等精美彩绘。
漫步丹噶尔古城,花灯烂漫,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扛着冰糖葫芦高声叫卖的货郎、巡街的衙役、身着汉唐服装的表演者穿梭于古城,令人有穿越时空之感。古城迎春门旁,猜灯谜、画糖画、糖葫芦等摊位前吸引了一群群游客。
湟源排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也是河湟文化的瑰宝。随着时间推移,湟源排灯在传承传统技艺基础上,不断融入现代科技与新型材料进行创新,电、光、声等现代技术的运用,使得排灯在视觉效果上更加光彩夺目。
湟源排灯制作过程堪称一门艺术,背后蕴藏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55岁的张世全是湟源排灯青海省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多年潜心其中,他见证了湟源排灯的传承与发展。“制作排灯的第一步是选料,再根据材料进行框架雕刻的图案设计、彩绘画面的内容设计,包括下料、开模、雕刻、打眼一系列制作流程,排灯需要随时更换灯泡和画面,结构均采用榫卯结构,这种结构既能保证排灯的稳固性,又方便拆卸和组装。”张世全说。
一盏小小的排灯,全身框架采用雕刻手法,灯面彩绘内容包括花鸟鱼虫、四大名著人物典故、民间故事、名胜古迹等,手绘完成,使其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如今,湟源排灯已成为一张名片,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湟源。近年来,借助东西部协作资源优势,湟源县充分借鉴南京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开发运营模式,持续推动丹噶尔古城业态提质升级,积极开展苏青区域旅游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旅游资源整体吸引力。
据介绍,自1月7日腊八节起,湟源排灯亮相南京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秦淮花灯也点亮丹噶尔古城,两大非遗跨越千里山海,传为佳话。湟源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怡青表示:“当‘秦淮灯彩甲天下’遇见‘中国排灯艺术之乡’,是‘双宁合作’下持续携手推动两地文化交流的生动写照。”